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吴浩志 张梦媛
文章字数:19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引领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一、洞察思想精髓,明晰生态文明要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将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作为奋斗目标,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突破传统的主客二分思维,强调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生共荣。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摒弃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尊重自然规律,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路径与方法。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各地打通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通道指明方向;到“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再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树立系统思维,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从单一要素向全要素、全地域、全过程转变,形成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系。
  二、践行绿色理念,谱写生态建设华章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大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构建起覆盖全国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让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湖泊都有了专属的守护者。各地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强化工业污染源管控与治理,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全面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等深入推进,使得大江大河的水质持续向好。
  在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领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所倡导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切实的行动。我国有序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成为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色面积。在荒漠化防治方面,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我国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为各类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栖息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三、彰显深远意蕴,贡献全球生态智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有力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长期实践中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就,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全球视野,为有效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提供科学指引,为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智慧成果与实践方案,展现出重大的时代价值。
  从国内来看,该思想引领中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稳步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发展格局,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这一思想促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推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放眼全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案。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生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场合多次倡导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呼吁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积极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承诺实现“双碳”目标,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并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将绿色发展理念传播到世界更多地方,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这一思想超越了国界和地域限制,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引领人类走向更加绿色、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光辉旗帜。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美丽中国的画卷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