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科技赋能,创新领航
——蚌埠市特检中心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张莉 姚海龙
文章字数:989
  近年来,蚌埠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蚌埠特检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战略部署,锚定“科技兴检、创新强检”目标,以技术创新破解行业难题,以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能,用一项项硬核成果书写着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的“科技答卷”,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特检力量。
   科研突破:用技术创新破解“安全考题”
  2025年8月,由蚌埠特检中心承担的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研项目:《基于超声波锅炉水冷壁管水垢厚度测量系统研究》和《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扶梯驱动链安全检测系统》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前者借助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实现水垢厚度隔管精准测量,检测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3倍以上,误差控制在0.2毫米内;后者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驱动链缺陷实现“实时监测、自动预警”,让扶梯关键部件“健康状况”一目了然,破解了人工检测“漏检、误判”的困局。
  截至2025年8月,蚌埠特检中心已累计完成省局计划科研项目1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8项,多项成果实现了行业领域的技术升级与突破。
  机制革新:以制度创新激活“创新基因”
  科技创新的背后,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坚实支撑。在机制建设上,蚌埠特检中心逐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强化目标责任绩效导向——将“技术实用性与创新性贴合度”列为科研评价的重要指标,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检验现场”;同时,积极构建“以单位为主体、检验新技术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联合开展项目攻关与人才培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我们既要让科研人员‘敢创新’,又要让创新成果‘能落地’。”蚌埠特检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心通过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制度,推动成果在实践中应用。这些项目成果不仅推动了特检技术的创新发展,更为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监管等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切实实现了“科研为民、技术惠民”的初衷。
  逐梦前行:以创新之笔续写“安全新篇”
  科技创新没有休止符,安全保障永远在路上。站在新起点,面对依然繁重的检验任务与成果转化中的现实挑战,蚌埠特检中心明确了下一步发展路径:将持续强化与院所、高校、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重点项目联合攻关;加大高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完善激励政策;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创新真正服务于安全、服务于民生。
  作者单位:蚌埠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