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的 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刘大伟
文章字数:2071
  摘要: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体育运动的基石,其价值观水平关系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在探究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协同育人
   一、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价值观教育目标异化

  教育目标异化是当下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存在成绩至上主义。部分青少年运动队将竞赛成绩作为评价运动员的唯一标准,管理层和教练员过于强调运动成绩与竞赛名次,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将个人价值等同于竞技成绩,忽视自身道德修养和理性价值培养,出现功利主义倾向。二是价值观教育存在工具化倾向。部分教练员把价值观教育当作提升青少年运动员服从性和凝聚力的工具,而非从塑造青少年品格、培养其体育精神的角度开展教学。由于缺乏科学的价值观教育目标,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开展价值观教育时可能存在目标偏差,学生在学习中也缺乏科学导向,严重影响了价值观教育效果。
  (二)价值观教育内容形式化
  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形式化的问题,具体有以下表现。首先,教育内容滞后。部分青少年运动队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抽象、陈旧,且未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和周边环境设计,导致青少年对价值观教育缺乏具体认知,进而忽视其重要性。其次,教育方法僵化。青少年运动队的价值观教育多采用灌输式方法,缺乏多元化教育方法的融入,学生在教育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制约了教学效果。最后,理论与实践未深度融合。部分青少年运动队仅在课堂和训练前进行价值观教育,未将其融入日常训练和比赛,导致价值观教育与实践脱节,教育效果不佳。
  (三)教育系统协同缺失
  目前,部分青少年运动队价值观教育存在教育系统协同缺失的问题。一方面,多元主体参与不足。价值观教育需要体育部门、教育部门、教练员、专业教师、运动员家庭及外部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但现阶段青少年运动队价值观教育以教练员和专业教师为主,缺乏其他主体参与,尤其是家庭教育缺位,阻碍了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多元主体理念冲突。价值观教育的多元主体输出的教育理念往往不一致,甚至存在矛盾和冲突。例如,教育部门要求全面发展,教练要求全力训练,家长则聚焦于竞技成绩,导致运动员在价值观教育中无所适从。
   二、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回归人本导向,重塑价值目标
  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要从价值目标着手,基于以人为本理念,重塑价值目标。首先,体育部门和运动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育人夺标”方针,在重视体育竞技水平的同时强调运动员的人格健全和道德素养,凸显青少年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从多维角度定义教育成功。运动队不仅要关注竞技结果,还要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的付出过程、道德素养和社会贡献,引导运动员从多个维度定义成功。为此,运动队可以将价值观相关素养评价作为运动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引导运动员树立多元成功观。最后,要推进深度体教融合。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要在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和实践基地建设上开展全面合作,实现价值观教育的全程贯通。
  (二)优化教育内容与形式,增强时效性与吸引力
  针对价值观教育内容形式化问题,运动队要优化教育内容与形式,切实提升教育时效性与吸引力。首先,要与时俱进地优化价值观教育内容。运动队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兴趣偏好,结合运动项目的特征,如足球运动强调团队协作与尊重,进行具象化教育内容设计,提升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要创新价值观教育方法。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要融入角色扮演、辩论讨论和小组竞赛等多元化教育方法,并引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提升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最后,要推进理论教学和实践的融合。运动队要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训练和赛后总结中,引导青少年运动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内化价值规范。
  (三)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协同。因此,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中要凝聚多方合力,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一方面,要强化多方主体参与机制。运动队要整合多方主体力量,引导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到价值观教育中来。例如,运动队可以联合体育协会、德育研究机构共同进行教育资源开发,并邀请其进行专业指导;同时,定期组织家校社三方交流会,引导家庭参与到价值观教育中来。另一方面,要统一多元主体教育理念。要整合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多元发展理念,对教练员和教师进行教育理念培训,同时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强化多元主体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德育职责,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参考文献:
  [1]薛鹏飞,曹景川,连小刚,等.青少年运动员价值观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大学学报,2024,48(12):84-91.
  [2]秦旸.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人文素质培养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10):28-29.
  [3]张志远.青少年体育价值观与冰雪运动参与行为相关性研究--以江苏省五所中学为例[D].江苏:南京体育学院,2022.
  [4]鲁传杰.上海市青少年运动员反兴奋剂教育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3.
  作者单位:河北省体育局运动技术学校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