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AI赋能小学班主任工作:构建智慧育人新生态
李霞飞
文章字数:1535
  摘要:本文聚焦于探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从多维感知、个性化指导、高效协同以及情感陪伴这四个维度展开分析,剖析AI技术如何对班主任工作范式予以重构,旨在为构建智慧育人的全新生态给予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小学班主任;精准育人
  引言
  伴随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重塑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模式。班主任身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其工作效能会直接对育人质量产生影响。传统班主任工作往往过多依赖经验判断,面临着精准度不够、个性化支持受限等一系列挑战。AI技术凭借数据分析及算法方面的优势,能够为班主任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促使班级管理从经验主导转变为数据驱动,进而为构建智慧育人新生态提供技术层面的可能性。
  一、多维感知:AI驱动的学情精准画像
  认知诊断理论揭示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可借助多维数据建模来呈现,建构主义着重强调学习过程的可视化与动态调整,教育神经科学也证实了学习状态和认知活动紧密相关。
  浙江智慧教育示范区的“智慧班级”系统凭借非侵入式传感器来捕捉学生的注意力状态,进而生成课堂参与度热力图,以此实现精准教学干预。江苏的AI评价工具在作业分析过程中会自动生成知识掌握分布图以及学情报告,以此支持班主任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实践表明,AI技术提升了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与前瞻性,让精准育人成为现实。
   二、个性化指导:算法辅助下的精准育人
  个性化学习理论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以及我国教育家潘菽的“因材施教”思想为依据,着重强调要适应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湖南省教育科技联盟的“智慧助学”项目为班主任提供了个性化教学平台。该项目依据学习数据构建认知模型,并自动推送差异化资源。教育部门经研究发现,在系统应用一年之后,实验班级的学习差异有所缩小,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进步颇为显著。江苏省教育实验区的“智能学伴”系统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来解答学生的疑问,然后将相关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由此可见,人机协作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即时需求,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从“一刀切”到“量身定制”的教育转变。
  三、高效协同:重构班主任工作流程
  分布式认知理论指出,智能系统可充当认知伙伴来分担人类的认知负荷。在班主任工作当中,大约70%属于可程序化的事务性任务。从活动理论的视角来看,技术工具对班主任活动系统进行了重构,进而形成了新型的工作范式。
  AI技术对班主任工作流程的重塑体现在多方面,如智能批阅系统可快速完成作业批改、识别错误并生成分析报告,自动化家校平台能定制个性化反馈以提升家校协同效能,“班级智脑”平台整合排课、考勤分析等功能将事务性工作转为智能辅助,AI工具能减少文书工作时间从而释放班主任精力投入师生互动。
   四、情感陪伴: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
  情感计算理论对机器识别情感可能性的探讨,为AI情感教育提供了支撑;积极心理学强调预防性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性;社会情感学习理论则证实,情绪识别是学生的核心素养。
  情感计算技术通过识别学生微表情变化、捕捉情绪波动信号来提醒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AI心灵守护者”借助智能对话提供初步心理疏导以缓解班主任的工作压力。AI辅助下的情感教育,能够增强班级凝聚力、减少问题行为。技术的作用是增强而非替代班主任的情感敏感性,让人文关怀更精准有效,既能保持教育温度又能提升心理支持精准度[1]。
  结语
  AI赋能不仅提升了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效能,还促进了精准育人和差异化教学的实现,构建起融合技术与人文的智慧育人新生态。未来,应打造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先进技术为支撑、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智慧班级管理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绘就智能时代育人新图景。
  参考文献:
  [1]沙海滨,蒋磊磊.构建智慧校园形成育人新生态[J].北京教育,2021(3):59-59.
  作者单位:临沂桃园小学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