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浅谈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考
张玉玫
文章字数:999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根基所在,既要准确把握基层社会治理规律提升工作质效,更要着眼筑牢社会稳定根基的战略高度。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基础的学科,其价值理论和实践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相契合。基层政府通过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能够丰富基层社会治理的形式。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方法,能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出现的问题。因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重视社会工作的基层作用。
  一、深耕基层实践推动服务专业化。术有专能,业有专攻。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使得它拥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魅力,并不等同于其他社会组织。通常而言,社会工作专业化包含着两层意义:其一是从完全经验指导向理论指导的发展;其二便是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因此,社会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体系,是需要在实践当中加以显现其专业服务的价值。如今,众多地方不断创新基层服务模式,积极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不仅为民众提供优质的服务,还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这便是以实践来发挥专业服务的作用体现。
  二、深耕基层实践提高社会认可度。俗话说,“熟人关系好办事”。“熟”是彼此“信任”基础。不可否认,这种基于熟人信任关系的扩散,为社会治理注入了相应的资源。但当社区面貌从“熟悉的附近”向“附近的陌生”转变时,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愈发脆弱,复杂问题的处理也愈发错乱交织,这就不得不引发社会工作者们思考,如何推动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不过,只要社会工作能牢牢扎根基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提供专业化与精细化的服务,便会让老百姓感受到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让政府看到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这也便提升了社会工作者深耕基层的社会认可度。
  三、深耕基层实践锤炼专业队伍。国家兴旺之本,民族复兴之元,关键在人才建设。人才是发展之基、创新之要、竞争之本。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起点上,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实力过硬、结构合理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显得极为迫切。事实上,打造一支社会工作专业队伍,需要社会工作者自身练就过硬的实践本领,即真抓实干的实劲、敢抓矛盾的韧劲、善解问题的巧劲。唯有如此,社会工作者才能在躬身一线的基层实践道路上,更为奋力有为地绘就美好社会工作发展蓝图。
  总之,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仅要仰望星空去学习优秀典型的实务模式和理论方法,还要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来开拓本地的服务模式和理论架构,从而推动社会工作深耕基层实践的学科价值。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