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王倩1 王佳2 彭喆3
文章字数:1767
  2025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严肃查处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督促党员、干部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的贪图享受、虚报浮夸、萎靡不前等现象,本质上是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等思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创造政绩、践履责任,确保工作不偏离人民需要和发展实际。
  一、什么是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权力观就是关于权力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包括什么是权力,权力为谁而用,怎样拥有权力,如何评价权力的成效等,关于这些问题的看法,我们称为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是如何看待权力,如何使用权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总书记在这段讲话中明确地指出了正确的权力观的基本内涵。
  政绩观指的是关于政绩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什么是政绩,为谁出政绩,怎么出政绩以及怎么评价政绩,统称为政绩观。关于正确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二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三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四是发扬“钉钉子精神”。五是坚持全面发展,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六是必须抓好党的建设。
  事业观即关于事业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干事创业的意义、目的以及人与事业、社会与事业等关系的看法。党员干部的“事业观”就是忠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注重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怎样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必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才能从思想深处站稳政治立场,切实坚持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缺少理想信念,必然导致精神上匮乏,思想上软化,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腐败,道德上丧失。
  (二)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守纪律讲规矩是规范权力行使、取得优秀政绩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律是党的生命线,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着繁重复杂的任务,越在这个时候,越需要广大共产党员加强纪律修养,心知敬畏,行有所止,信守底线,严守法纪。
  (三)注重实际、实事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也必然要求我们一切工作都要注重实际、实事求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必须做到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实际情况,将问题从实际中抽象出来,将经验从实际中总结出来,将办法从实际中打磨出来,坚决要防止浮在面上,坐井观天。要坚持长远眼光,注重潜绩,不做表面文章,急功近利。
  (四)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为民造福就是我们共产党员最大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每个岗位有每个岗位的职责使命,当官不是为自己当官,为享福当官,为利益当官,而是要为干事当官,为群众当官,为岗位当官,为职责当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事要有魄力,为官要有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担当作为须具备意志力、坚忍力和胆略谋略。干事创业,坚持强的意志力,认定了有益于群众就去做,坚持强的坚忍力,再大的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坚持运用恰当的谋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干事,才能显担当,干成事。
  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正确权力观为基石,以正确政绩观为导向,以正确事业观为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篇章。
  作者单位:1.中共青岛市委党校;2.青岛润水水务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3.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