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青春力量激发国企新活力党建引领生产经营新篇章
曹雅丽
文章字数:1748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肩负着重大使命。青年员工作为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是驱动国企转型发展的核心动能。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人才优势与发展优势,通过系统化的党建引领机制,引导青年群体在思想淬炼、能力提升、价值认同中成长成才,对于焕发国企新活力、谱写生产经营新篇章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青春筑基:党建引领下的青年人才战略布局
  国企党支部必须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将青年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进行系统规划和部署。首要任务是强化青年思想引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头脑,依托党支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专题读书班等载体,组织青年员工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教育,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和自身肩负的责任,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发展大局和国家战略需求,筑牢忠诚于党、奉献国企的思想根基。
  同时,国企党支部需统筹人力资源部门、业务单位和教育培训机构,结合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青年群体特点,建立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的能力提升路径。明确各序列、各层级青年人才的能力素质模型,制定阶梯式成长规划。在培养方式上重点强化实践导向,完善关键岗位锻炼、重大项目压担子、跨部门轮岗交流等机制,促使青年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二、青春赋能: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服务中心大局。国有企业必须精准找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构建党组织主导、青年唱主角的创新实践平台,将青年智慧切实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经营绩效的现实生产力。关键举措在于搭建制度化、常态化的青年建功平台。企业党支部应聚焦制约生产经营的瓶颈问题和关系战略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牵头设立项目攻坚载体。例如组建由青年党员技术骨干领衔的“党员先锋攻关队”或“青年创新工作室”,针对降本增效、工艺革新、新产品研发等设立具体攻关项目,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通过赋予团队充分的决策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激发创新活力。
  此外,管理机制创新是释放青年潜能的重要保障。企业党支部需积极推动有利于青年施展才华的制度环境建设。一方面推进授权机制改革,研究制定针对重点项目的“权力责任清单”,在风险可控范围内赋予青年骨干与其职责相匹配的资源调配权和技术决策权,激活其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建立以价值创造和创新贡献为核心的多维度考核指标。将青年在技术突破、管理优化、市场拓展中的实绩表现作为薪酬分配、职级晋升的核心依据,确保“有为者有位、出力者出彩”。
   三、青春聚力:党建文化凝聚国企发展向心力
  国有企业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与责任文化,是涵养青年使命感、归属感的精神富矿。企业党支部应系统推进国企精神谱系教育,将企业发展历程与国家建设紧密联系进行生动阐释。利用企业历史展览馆、创业史料编研、老同志口述访谈等形式,鲜活展现企业在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计民生、推动行业进步中的光辉历程与卓越贡献,激发青年作为国企一员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同时,大力选树宣传科研攻关、生产经营、应急保供等战线涌现的青年先进典型,通过事迹报告会、专题访谈等方式,让榜样可学可及,以身边人故事深刻诠释责任担当的内涵。
  优化组织生态是深化归属感的重要支撑。企业党支部须全方位构建关心青年成长的保障体系。健全青年诉求表达机制,完善青年代表列席重要会议、职代会专项提案办理、定期青年思想动态分析等制度,确保青年在涉及自身发展的决策中有渠道表达、有机制回应。与此同时,积极搭建跨部门交流平台,支持成立青年技术沙龙、创新兴趣小组、文体社团等组织,通过技术研讨、技能竞赛、团队建设活动促进思想碰撞和情感融合。此外,加大人文关怀力度,党组织应积极协调资源,帮助青年解决住房安居、子女教育、健康保障等实际困难,营造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氛围。
  国有企业激活青春动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企业的未来发展活力与核心竞争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通过构建“思想引领-能力锻造”的育人体系、“平台搭建-机制保障”的赋能路径、“价值认同-组织凝聚”的聚心工程,全面建立起党建引领青年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欧冶链金物宝(安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