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以项目化学习驱动整本书阅读教学
文章字数:1956
摘要:整本书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以项目化学习驱动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通过设计一系列项目任务,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理解整本书籍。本文以《总有一天会长大》为例,详细阐述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及优势。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项目化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形成能力的学习方式。对于项目的解决,学生要一起调查、分析、研讨,找到解决办法,最终形成成果。
经过探索和研究发现,在一线教学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阅读深度非常局限、整本书阅读教学缺少课时保障和整本书阅读缺乏科学、高效的阅读指导等。因此,本文就当下项目化学习所倡导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等要求相对应的理念与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素养目标相结合,以尝试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化学习驱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总有一天会长大》阅读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聚焦问题,以问题推动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从而联系生活说出感悟。
《总有一天会长大》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约根是一个瘦弱又胆小的男孩子。他喜欢洋娃娃,害怕探险,并在别人的嘲弄中长大。他像女孩一样,和一个假小子玛丽亚最要好。在玛丽亚的感染下,约根慢慢解放了内心的束缚与胆怯,终于与玛丽亚一起攀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岩石。
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在项目结束后,学生应当知道或能够做些什么。对于《总有一天会长大》这样的经典作品,学生多数能关注人物和情节的有趣、曲折,但对于书中的角色设定和主旨理解不深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和深入思考,对“什么是长大”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思维拓展和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
(1)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回顾书中内容,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2)让学生通过联系重要情节,探究“什么是长大”,说出对“长大”的理解。(3)让学生从蚕蛹破茧成蝶的故事中得到启发,播下勇于突破、勇于挑战自己的信念。
2.设计项目任务
基于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以下项目任务:
(1)绘制人物特点图:根据自己印象深刻、自己喜欢的人物,找出人物特点和相应情节,能发现人物是具有多面性、是立体的。(2)整理重要事件:通过联系“帮马丁找自行车”“攀登大岩石”等重要事件,发现事件共性,用自己的话说出对“长大”的理解。(3)分析成长力量:通过梳理文中推动约根的成长的几股力量,让学生从蚕蛹破茧成蝶的故事中得到启发;联系约根“爬上大岩石”的事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成长最大的动力来自自己的内心”,联系生活实际,分享成长瞬间。(4)创作短剧或演讲:鼓励学生根据《总有一天会长大》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创作短剧或进行演讲,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实施过程
(1)导入阶段:通过《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内容谈话导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找出人物特点和相应情节,能发现人物是具有多面性、是立体的。(2)前期调查:在阅读过程中,哪些是自己印象深刻、自己喜欢的人物?哪些事件使你对他(她)印象深刻?(3)自主阅读:学生分组进行自主阅读,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深刻、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讨论和交流,绘制人物图。(4)交流讨论:各小组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5)辩论明晰:什么才是长大?你觉得约根长大了没有?哪些地方你读出了他已经长大了呢?找到相应事件说明,完成导图。(6)思考成长的力量:书中哪些人物对约根的“长大”起到了推动作用?哪一股力量最大?(7)交流分享:我们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和约根一样许多股力量的推动?你有没有“成长”瞬间?(8)情景再现:将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改编为剧本,分好角色演一演“成长”。(9)总结评价: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并提升自我。
二、项目化学习驱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反思和效果
《总有一天会长大》作为“认识成长”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学生能够在这其中感悟生活中不同角色对成长的作用。在一次次的讨论、交流、评价、表演中,学生能够沉浸在对自己和书中人物的成长故事中,不断进行深入地思考。在后续的项目任务中,教师应从“成长要素”的两个方面“乐观”“坚强”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挖掘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的精神品质,深化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黄可嫦.整本书阅读视域下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探索[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5(05).
[2]何娟.项目化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06).
作者单位:包头市昆都仑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阅读教学项目化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形成能力的学习方式。对于项目的解决,学生要一起调查、分析、研讨,找到解决办法,最终形成成果。
经过探索和研究发现,在一线教学中,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阅读深度非常局限、整本书阅读教学缺少课时保障和整本书阅读缺乏科学、高效的阅读指导等。因此,本文就当下项目化学习所倡导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等要求相对应的理念与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素养目标相结合,以尝试解决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化学习驱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总有一天会长大》阅读教学时,应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聚焦问题,以问题推动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从而联系生活说出感悟。
《总有一天会长大》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约根是一个瘦弱又胆小的男孩子。他喜欢洋娃娃,害怕探险,并在别人的嘲弄中长大。他像女孩一样,和一个假小子玛丽亚最要好。在玛丽亚的感染下,约根慢慢解放了内心的束缚与胆怯,终于与玛丽亚一起攀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岩石。
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在项目结束后,学生应当知道或能够做些什么。对于《总有一天会长大》这样的经典作品,学生多数能关注人物和情节的有趣、曲折,但对于书中的角色设定和主旨理解不深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和深入思考,对“什么是长大”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思维拓展和阅读能力提升。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
(1)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回顾书中内容,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2)让学生通过联系重要情节,探究“什么是长大”,说出对“长大”的理解。(3)让学生从蚕蛹破茧成蝶的故事中得到启发,播下勇于突破、勇于挑战自己的信念。
2.设计项目任务
基于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以下项目任务:
(1)绘制人物特点图:根据自己印象深刻、自己喜欢的人物,找出人物特点和相应情节,能发现人物是具有多面性、是立体的。(2)整理重要事件:通过联系“帮马丁找自行车”“攀登大岩石”等重要事件,发现事件共性,用自己的话说出对“长大”的理解。(3)分析成长力量:通过梳理文中推动约根的成长的几股力量,让学生从蚕蛹破茧成蝶的故事中得到启发;联系约根“爬上大岩石”的事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成长最大的动力来自自己的内心”,联系生活实际,分享成长瞬间。(4)创作短剧或演讲:鼓励学生根据《总有一天会长大》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创作短剧或进行演讲,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实施过程
(1)导入阶段:通过《总有一天会长大》的内容谈话导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阅读兴趣,找出人物特点和相应情节,能发现人物是具有多面性、是立体的。(2)前期调查:在阅读过程中,哪些是自己印象深刻、自己喜欢的人物?哪些事件使你对他(她)印象深刻?(3)自主阅读:学生分组进行自主阅读,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深刻、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讨论和交流,绘制人物图。(4)交流讨论:各小组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评价。(5)辩论明晰:什么才是长大?你觉得约根长大了没有?哪些地方你读出了他已经长大了呢?找到相应事件说明,完成导图。(6)思考成长的力量:书中哪些人物对约根的“长大”起到了推动作用?哪一股力量最大?(7)交流分享:我们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和约根一样许多股力量的推动?你有没有“成长”瞬间?(8)情景再现:将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改编为剧本,分好角色演一演“成长”。(9)总结评价: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并提升自我。
二、项目化学习驱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反思和效果
《总有一天会长大》作为“认识成长”的项目式学习任务,学生能够在这其中感悟生活中不同角色对成长的作用。在一次次的讨论、交流、评价、表演中,学生能够沉浸在对自己和书中人物的成长故事中,不断进行深入地思考。在后续的项目任务中,教师应从“成长要素”的两个方面“乐观”“坚强”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挖掘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身上的精神品质,深化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黄可嫦.整本书阅读视域下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探索[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5(05).
[2]何娟.项目化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06).
作者单位:包头市昆都仑区钢铁大街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