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与大数据平台的 内蒙古县域医共体建设及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王彦哲
文章字数:1501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人口分布较为稀疏,这导致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为薄弱,医疗资源分布较为不均衡。为了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号召,内蒙古自治区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平台的强大功能,积极推动县域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以此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平台;内蒙古;县域医共体
  一、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
  (一)构建政策支持体系。为了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一系列相应政策,政策内容涵盖医共体内各部门责权利的分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财政投入机制等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推动医共体建设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
  (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健全医共体运行各项制度,完善制度保障体系。这包括绩效考核制度、人才培养与引入制度、医共体内医疗质量评估制度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医共体高效运转的同时,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凸显的健康需求。
  二、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度应用
  内蒙古自治区应加大资源投入,积极构建覆盖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具备多种功能,能够上传与共享病患的健康档案、诊断记录以及治疗手段等数据,为医共体内各单位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1]同时,还应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的强大功能,对县域内的医疗资源分布和利用数据进行收集,并通过对各种医疗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精准预测患者就医需求,并科学分配医疗资源,以此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还能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深度融合,开发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医生快速、准确诊断疾病,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和效率的同时,根据病患实际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此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三、提升区域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首先,应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依托医共体内的优质医疗资源,构建集成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在线教学、数字资源等方式,为基层医疗人员提供高质量教育,以此提升其专业水平。同时,鼓励医共体内的专家深入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开展坐诊、带教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其次,积极推广远程医疗服务。利用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患者能够享受到医疗专家的远程医疗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问题[2]。
  四、促进利益协同与多方合作
  在医共体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利益,并根据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并通过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医共体内各部门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从而激发其积极性。同时,应加强医共体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的深入合作,形成合力,以此推动县域医共体的持续发展。
   五、加强监督与持续改进
  构建完善的医共体监督评价体系,针对医共体的诊疗效率、服务质量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发现医共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从而推动医共体持续发展。同时,还应加强与国内外先进医疗机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此为推动医共体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应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并将其与医疗服务领域进行融合,以此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发展,为社会共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宋扬,孙宇,李佳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5,17(3):21-24+42.
  [2]向华丽,万芊芊.县域医共体政策创新的可持续性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4(1):62-70.
  课题项目: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课题(项目编号2024SKYFY042)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