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推动乡村空间资本转化 破解乡村学校发展难题
赵森1.2 黄青1
文章字数:1703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教育作为农村发展的关键支撑和内生动力,其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整体成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长期以来,乡村教育面临着诸多结构性困境,如教育资源获取不便、师资队伍建设较弱、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本文围绕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空间资本转化这一主题,强调空间要素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讨其内涵、现状、挑战及对策,以期为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一、理解转化内涵: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资本的多维解读
  空间资本是指在特定空间中存在的各种资源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而空间资本转化则是指将这些资源要素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在乡村教育领域,空间资本转化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等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发掘和培养本地教育人才,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教育内容,以及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等方面。这种转化不仅能够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还能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二、把握转化现状: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资本的实践探索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探索乡村教育的空间资本转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乡村自然环境优势,开展特色环境教育和生态课程;二是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吸引和培养优秀教师扎根乡村,改善师资力量;三是将当地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融入学校教育,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四是整合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多方资源,形成支持乡村教育发展的协同机制。这些探索为乡村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展现了空间资本转化在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方面的潜力。
  三、直面转化挑战: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资本的制约因素
  尽管乡村教育的空间资本转化已显示出积极效果,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地区对空间资本转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资源。缺乏系统性的空间资本转化机制,导致资源整合和利用效率不高。乡村地区普遍面临人才流失问题,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育人才。乡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空间资本转化的实施和推广。此外,部分地区缺乏创新思维,难以将本地资源转化为有特色、高质量的教育内容。这些挑战严重制约了乡村教育空间资本转化的效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四、优化转化策略: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资本的创新路径
  针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空间资本转化对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发展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为空间资本转化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应建立健全空间资本转化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体系,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和利用。此外,各级政府应优化对乡村教育资源的调配制度,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拓宽筹资渠道。支持和鼓励乡村学校结合本地资源特点,开发特色乡土课程。加强乡村学校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虚实结合的教育空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最后,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乡村教育空间资本转化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相关政策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乡村教育的空间资本转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推进过程中,要尊重乡村教育的特点和规律,避免简单照搬城市教育模式。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将空间资本转化的成果真正转化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动力,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利用空间资本的同时,也要注意资源的保护和更新,实现教育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还能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教育的韧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人文社科专项课题(23JK0259);延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重大、重点培育项目(YDGZ007);延安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YDBK2023-36);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24DF0207);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24年度专项重点课题(2024YKT09)
  作者单位:1.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