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校警共建视域下“平安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机制优化研究
文章字数:1424
摘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构建更高质量平安校园已经成为高校工作重中之重。警校联动成为推动“平安校园建设”,推动高校高水平建设大学的重要举措。文章聚焦警校共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优化研究,期望能推动警校共建赋能宣讲团发展完善,在助力学院安全教育的同时推动学生成长,并进一步扩大公安安全宣传影响力。
青年大学生是深入朋辈群体、社区基层传递安全意识地先锋与桥梁。校警共建是当前建设平安校园的稳妥方案,其对于提升校园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对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视域下,大学生志愿宣讲团能够更好地整合警校资源,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
一、校警共建对“平安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重要价值
校警共建机制下,大学生志愿宣讲团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通过开展反诈宣传、安全知识普及等活动,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校园安全风险,推进校园平安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参与宣讲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安全教育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提高安全教育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传统的校警合作主要停留在警务室的建立、安全事件的处理等基础层面。借助大学生宣讲团开展校警共建活动,能够突破以往的局限性,使得反诈工作宣传、安全教育保障等拓展至更深层次,有效扩大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学生群体具有活力和创造力,他们以贴近学生的方式传播安全知识,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这不仅有助于建设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还能加强高校与公安机关在安全教育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校园安全隐患[1]。
二、校警共建视域下“平安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机制优化策略
(一)依托宣讲团队,深化校警共建合作
以大学生宣讲团为载体,搭建校警沟通合作的桥梁。学校与公安定期开展联合培训,邀请公安业务骨干走进校园,为宣讲团成员传授反诈、反恐等专业知识;同时,组织宣讲团参与公安一线实践活动,如慈溪市公安局开展的“重生之我在80 年代当小贩”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学习专业反诈技巧。借鉴“蔚蓝・平安面对面”品牌活动经验,校警共同策划线上线下融合的宣讲活动,线上通过短视频普及安全知识,线下邀请诈骗亲历者分享经历,开展互动游戏,打造沉浸式安全宣教体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推动校警共建工作深入开展。
(二)发挥纽带作用,借助公安排除隐患
大学生宣讲团作为学校与公安间的纽带,积极收集学生反馈的安全问题,如校园周边治安、消防设施老化等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公安部门。公安依据反馈,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整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学校与公安联合开展校园安全检查,重点排查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隐患。通过建立校警隐患排查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期限,形成闭环管理,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2]。
三、结束语
“平安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作为校警共建的创新举措,在平安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优化宣讲团机制,加强校警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宣教活动形式,不仅能够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还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持续探索和完善宣讲团机制,让其在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东,张雪萍,刘芳红.“三进六化四联动”构建平安校园安全新格局[J].职业,2025(02):13-16.
[2]杨金苍,黄海宁,肖翰.“三防”视角下平安校园校警协同共建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22,44(04):554-560.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青年大学生是深入朋辈群体、社区基层传递安全意识地先锋与桥梁。校警共建是当前建设平安校园的稳妥方案,其对于提升校园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对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视域下,大学生志愿宣讲团能够更好地整合警校资源,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
一、校警共建对“平安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重要价值
校警共建机制下,大学生志愿宣讲团获得了广阔发展空间。通过开展反诈宣传、安全知识普及等活动,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校园安全风险,推进校园平安考核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参与宣讲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安全教育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提高安全教育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传统的校警合作主要停留在警务室的建立、安全事件的处理等基础层面。借助大学生宣讲团开展校警共建活动,能够突破以往的局限性,使得反诈工作宣传、安全教育保障等拓展至更深层次,有效扩大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大学生群体具有活力和创造力,他们以贴近学生的方式传播安全知识,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这不仅有助于建设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还能加强高校与公安机关在安全教育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校园安全隐患[1]。
二、校警共建视域下“平安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机制优化策略
(一)依托宣讲团队,深化校警共建合作
以大学生宣讲团为载体,搭建校警沟通合作的桥梁。学校与公安定期开展联合培训,邀请公安业务骨干走进校园,为宣讲团成员传授反诈、反恐等专业知识;同时,组织宣讲团参与公安一线实践活动,如慈溪市公安局开展的“重生之我在80 年代当小贩”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学习专业反诈技巧。借鉴“蔚蓝・平安面对面”品牌活动经验,校警共同策划线上线下融合的宣讲活动,线上通过短视频普及安全知识,线下邀请诈骗亲历者分享经历,开展互动游戏,打造沉浸式安全宣教体验,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推动校警共建工作深入开展。
(二)发挥纽带作用,借助公安排除隐患
大学生宣讲团作为学校与公安间的纽带,积极收集学生反馈的安全问题,如校园周边治安、消防设施老化等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公安部门。公安依据反馈,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专项整治,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学校与公安联合开展校园安全检查,重点排查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隐患。通过建立校警隐患排查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期限,形成闭环管理,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2]。
三、结束语
“平安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作为校警共建的创新举措,在平安校园安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不断优化宣讲团机制,加强校警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宣教活动形式,不仅能够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还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持续探索和完善宣讲团机制,让其在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东,张雪萍,刘芳红.“三进六化四联动”构建平安校园安全新格局[J].职业,2025(02):13-16.
[2]杨金苍,黄海宁,肖翰.“三防”视角下平安校园校警协同共建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22,44(04):554-560.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