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数智时代培养新质人才的价值旨归与路径
马永丽
文章字数:1802
  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当前社会正迈步进入数智时代,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力量,而新质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力量。此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充分表明人才是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要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决定性因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数智时代的新质人才。
   一、数智时代新质人才培养的价值旨归
  (一)新质人才的外在社会目标。第一,新质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推动者。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向高质量迈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质人才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成为推动产业从传统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能够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第二,新质人才是颠覆性技术的持续缔造者。当前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科技发展迅猛。新质人才具备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数字技术等方法,以适应数智时代的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第三,新质人才是新生产模式的有力组织者。新质人才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各类企业采用数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新质人才的内在自我追求。一是注重道德修养,富有社会责任。新质人才在数智时代能够享受社会红利,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智素养为价值追求。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和思维视野,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二是拥有战略思维,善于洞察趋势。新质人才注重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并且对新兴技术和科研领域充满兴趣,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追求卓越,培养创新思维,利用数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智时代培养新质人才的路径探析
  (一)打造高素质新质人才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数智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培养高素质新质人才,一要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新质生产力符合数字时代的发展方向,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组织结构及商业模式的相互创新,并进一步带动文化、制度和社会各层面的全面革新,这些革新都依靠具备高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二要培育人才绿色理念。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以追求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目标。因此,新质人才要不断树立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绿色发展不断注入新效能。三要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师资队伍是新质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其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制定详细的师培计划,开展跨学科学术培养交流活动,提高自身强硬科研水平,为新质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二)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格局。千秋基业,人才为先。构建“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良性循环生态圈,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育人。政府应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保障,为新质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平台。企业要发挥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与各类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项目,实现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新质人才能接触行业先进知识和技术、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保障。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所需的实际生产力,同时为新质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和创新机会;与此同时,高校还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企业发展储备大量高素质的新质人才。
  (三)完善全方位社会支持体系。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全社会要凝聚合力,共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有机联动和共同作用的发挥。首先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其次全社会要增强忧患意识,更加注重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竞争新优势,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最后夯实在人才“引育用留”各环节的全要素支持、全链条配置,努力形成高效能协同育人模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