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河南城乡社区居民学习状况调研:现状、问题与对策
文章字数:1813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目标。河南省作为中国人口大省,其城乡社区居民的学习状况不仅关系到全省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是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近期,一项针对河南省城乡社区居民学习状况的调研揭示了当前居民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居民学习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河南省城乡社区居民整体学习效果处于较高水平。居民在尊重学习动机、社交学习动机、深层学习方式、在线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充足学习时间、家庭学习环境和社区学习环境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其中,89.9%的居民认为学习能够充实精神世界,91.4%的居民学习是为了满足业余兴趣爱好,89.8%的居民通过与同学、朋友交流学习,表明社交也是居民学习的重要驱动因素。
然而,调研也发现,居民学习效果在居住地和收入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居民和高收入群体的学习效果更好,表明教育资源的分布和经济条件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在学习效果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学历人群的学习效果更好。此外,居民在学习时间分配、学习方式选择和学习环境利用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二、存在的问题
(一)多元化学习动机与供给现状的落差。尽管河南省在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和政策支持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实际参与社区成人教育的居民比例较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社区居民的学习动机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现有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所有居民的需求。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限制了社区成人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异质性学习方式与数字化转型的落差。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终身学习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政府已搭建多个线上学习平台,但平台功能不够人性化,使用情况不理想。许多居民反映,线上学习资源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时效性,导致学习体验不佳。
(三)多样性学习特点与师资保障的落差。河南省在社区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但师资状况仍不容乐观。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且多为兼职或非专业人员,缺乏系统性教育培训和专业背景。成人教育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投身这一领域。
(四)多方位学习障碍与全民学习型社会的落差。许多成年人由于个人、家庭和工作等原因,暴露出厌学、拒学以及难以长时间坚持的“学习困难症”。公共学习资源供给、服务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尚存不足,成人教育的普适性、普惠性目标尚未实现。
三、对策与建议
为改善河南省城乡社区居民的学习状况,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分别从政策、文化、资源、认知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教育政策落实保障机制。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建立长效的教育政策更新机制。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规划教育政策,确保政策的适用性和前瞻性。同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合力,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二)营造终身学习文化氛围。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举办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市民大讲堂和全民读书日活动,加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建设。组织“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评选推荐活动,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探索多元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立足省情,统筹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地方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教育资源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依托开放大学体系,完善基层学习点,打通继续教育“最后一公里”。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促进全民学习。
(四)提升成人教育教学供给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优化线上课程资源。
(五)强化个体认知能力的提升。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设定具体目标、记录学习进度等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提升学习效果。
四、结语
本次调研反映了河南省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揭示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诸多挑战。通过持续优化教育政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供给质量和强化个体认知能力,河南省将有望进一步改善居民学习状况,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未来,河南省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供给,提升教育质量,为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省终身教育专项课题《河南省城乡社区居民学习状况调查》(豫教〔2023〕70215)
作者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一、居民学习现状
调研结果显示,河南省城乡社区居民整体学习效果处于较高水平。居民在尊重学习动机、社交学习动机、深层学习方式、在线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充足学习时间、家庭学习环境和社区学习环境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其中,89.9%的居民认为学习能够充实精神世界,91.4%的居民学习是为了满足业余兴趣爱好,89.8%的居民通过与同学、朋友交流学习,表明社交也是居民学习的重要驱动因素。
然而,调研也发现,居民学习效果在居住地和收入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居民和高收入群体的学习效果更好,表明教育资源的分布和经济条件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在学习效果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学历人群的学习效果更好。此外,居民在学习时间分配、学习方式选择和学习环境利用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二、存在的问题
(一)多元化学习动机与供给现状的落差。尽管河南省在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和政策支持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实际参与社区成人教育的居民比例较低,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社区居民的学习动机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现有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所有居民的需求。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短缺,限制了社区成人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异质性学习方式与数字化转型的落差。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终身学习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政府已搭建多个线上学习平台,但平台功能不够人性化,使用情况不理想。许多居民反映,线上学习资源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时效性,导致学习体验不佳。
(三)多样性学习特点与师资保障的落差。河南省在社区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但师资状况仍不容乐观。专职教师数量不足,且多为兼职或非专业人员,缺乏系统性教育培训和专业背景。成人教育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投身这一领域。
(四)多方位学习障碍与全民学习型社会的落差。许多成年人由于个人、家庭和工作等原因,暴露出厌学、拒学以及难以长时间坚持的“学习困难症”。公共学习资源供给、服务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尚存不足,成人教育的普适性、普惠性目标尚未实现。
三、对策与建议
为改善河南省城乡社区居民的学习状况,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分别从政策、文化、资源、认知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教育政策落实保障机制。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建立长效的教育政策更新机制。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规划教育政策,确保政策的适用性和前瞻性。同时,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合力,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二)营造终身学习文化氛围。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举办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市民大讲堂和全民读书日活动,加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品牌建设。组织“百姓学习之星”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评选推荐活动,发挥优秀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探索多元协同创新教育体系。立足省情,统筹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地方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教育资源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依托开放大学体系,完善基层学习点,打通继续教育“最后一公里”。构建社区学习共同体,促进全民学习。
(四)提升成人教育教学供给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教学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优化线上课程资源。
(五)强化个体认知能力的提升。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升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设定具体目标、记录学习进度等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提升学习效果。
四、结语
本次调研反映了河南省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也揭示了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诸多挑战。通过持续优化教育政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供给质量和强化个体认知能力,河南省将有望进一步改善居民学习状况,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未来,河南省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供给,提升教育质量,为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省终身教育专项课题《河南省城乡社区居民学习状况调查》(豫教〔2023〕70215)
作者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