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云南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与政策响应分析
石晴 李昕
文章字数:263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订,云南边境口岸的经济活动愈发频繁,其发展状态直接影响到跨境贸易流通、区域经济整合以及国家安全等多方面。云南边境口岸经济的兴旺可带动周边地区的就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从而有助于构建和谐的边境社区环境;同时,作为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云南边境口岸的发展对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深化区域合作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研究云南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与政策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也有助于预测和应对潜在风险与挑战,保障口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文章将通过系统分析云南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旨在促进云南边境口岸的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参考。
   一、云南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
  (一)制度创新驱动。云南省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门户,其边境口岸的经济发展策略在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2022年4月,云南省委和省政府指派昆明市对磨憨镇实施全面的托管管理,通过“管委会+公司”的管理运营模式,引入央企、省属企业及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区域开发。这一区域已整合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综合保税区以及磨憨—磨丁合作区这“四区”的政策框架之下,赋予了托管区特别的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这一政策整合有效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除昆明市的托管模式外,云南省在沿边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中也展现出了极高的制度创新能力。自2019年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以来,云南省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推出了53项制度创新成果,涵盖了高效便捷的跨境车险服务、分段代驾跨境运输模式等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边境贸易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其中,在德宏片区和红河片区,云南省实施了“一口岸多通道”管理模式和“电商跨境+边民互市”出口模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云南省还积极开展跨境农畜产业合作,推出了出境低风险竹木草制品检疫监管和农产品、水产品的快速检验检疫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口岸的经济效率和跨境贸易的活力。
  (二)市场需求驱动。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云南边境口岸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特别是在农产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领域。这种需求的增长不仅来源于国内市场对于高质量、低成本产品的追求,也来源于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制造产品的需求增加。云南省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建立了一系列跨境电商平台,这些平台极大地便利了中小企业利用网络销售渠道,扩大了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铁路、公路和航空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物理连接,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机会和更大的市场空间。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推动了云南边境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加之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的需求增加,也促使云南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政策响应与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的互动
  (一)政策的创新与实施。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化及区域合作需求的增加,云南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前瞻性政策,如《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了边境口岸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整合。其中,《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利用数字技术升级口岸设施,提升通关效率,这包括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以及推广“单一窗口”服务平台,从而保障口岸各项运营活动的高效与透明。智慧化改造措施的落实使得口岸的运行管理数字化程度大幅提升,同时协同监管和服务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货物和人员的通行效率,减少了交易成本。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则进一步扩大了口岸的开放力度,优化了口岸开放的管理流程。该政策加大了腾冲、孟定等关键口岸的开放力度,支持国家级口岸完善并扩展其服务功能,确保这些口岸能够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开放门户;此外,政策中还提到要优化边民通道管理和推进“一口岸多通道”监管模式的创新,提升口岸的服务质量和通关效率,从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在实施上述政策的过程中,云南省口岸的监管模式也经历了创新,采取了属地管理、前置服务和后续核查等方式来优化口岸通关流程。这一模式创新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口岸现场的压力,提高了海关监管查验的效能,同时也提升了非侵入式查验的比例、保障了通关的安全与快捷。
  (二)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近年来,云南边检总站实施了一系列创新的政策调整和优化措施,显著提升了边境口岸的通关效率和服务能力,这些变化对云南边境口岸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云南边检总站的服务出入境人员达到1175.46万人次,交通工具185.54万辆(架、艘、列)次,同比分别上升228%和53.5%。这些数据反映出边境口岸通关能力的大幅提升,这不仅加强了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的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而且促进了云南省旅游业和跨境贸易的繁荣。在中老铁路通关方面,云南边检总站的政策调整也展现出了显著效果,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磨憨铁路口岸累计查验国际旅客列车462列次,验放出入境旅客12.61万余人次,验放货物总量达304.89万吨。这种成就的取得与云南省政府在口岸设施投资、技术升级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大量投入密切相关。通过增设更多的自动化查验设备,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以及加强口岸安全管理,大大增强了口岸的运载和处理能力。随着通关效率的提高,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被吸引到这一地区,使得云南省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通过增强与东盟及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
  三、结语
  云南边境口岸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互动的复杂过程,昆明市对磨憨镇的托管示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等政策创新极大提升了该地区经济活力,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投入。同时,智慧口岸建设和边境管理的优化则提高了通关效率、加强了区域安全与监管的现代化。未来,政策制定应更加注重制度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同时加大对基础设施和人才培养的投资,以促进云南边境口岸持续发挥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引擎的作用。
  基金项目:2024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云南边境对外经济合作的政治风险研究”(项目编号:2024J1322)
  作者单位:云南工商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