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运用研究
熊继红
文章字数:1803
  一、关于“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分析
  高中新教材的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包括正文和辅助文两种类型。辅助文包括“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栏目,是对正文内容的有效拓展,能够加深对核心问题的探究与理解。
  从形式上看,“探究与分享”栏目以浅蓝底色的矩形方框呈现,左上角带有“探究与分享”的字样,区别于正文和其它辅助文;从内容上看,“探究与分享”栏目由材料和对应的问题组成。将与正文内容相契合的典型案例、时政热点、生活情境等作为栏目材料,材料之后会设置一到三个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解决栏目问题,加强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设置“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探究与分享”栏目数量丰富形式多样,其取材关注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由一定的情境、案例或者其它类型的材料构成,有时会配上相符的图片,栏目中的材料和图片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阅读兴趣。同时,“探究与分享”栏目会根据材料内容设置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领学生主动走进学习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围绕问题各抒己见,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补充拓展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探究与分享”栏目中的文字材料、图片、对话等形式可以补充正文难以描述的空间以及细节,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正文内容,还能补充拓展正文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同时,该栏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该栏目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和情境来辅助正文,有些内容还增添了表格以及政策法规来进行补充说明,丰富了教材资源与内容,为教师提供了丰富且科学的教学资料。涉及政策法规的,要求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文字或视频资料的补充和完善,既有利于丰富高中课程资源,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要求教材的编写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学科知识与现实经验融合在一起,强调“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而“探究与分享”栏目的设计正是基于此,栏目材料的选取紧扣时代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所设置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最终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三、“探究与分享”栏目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
  (一)重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育价值
  “探究与分享”栏目作为高中政治教材的一部分,具有它独特的教育价值。新课改倡导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将教材为我所用,而不被教材所束缚。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既要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具有创新意识,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挖掘使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探究与分享”栏目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教师要灵活运用栏目素材开展合作性探究活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活动中寻求发展。
  (二)灵活处理“探究与分享”栏目的内容
  统编版教材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想观点,但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方面可能有所欠缺。同样地,“探究与分享”栏目能够满足全国普遍性的教学需要,但无法兼顾所有学生。因此,教师要对“探究与分享”栏目进行灵活处理,将普遍性材料变成个性化材料。一方面,当教师发现栏目无法较好的说明本框题的知识内容,亦或是栏目的问题设置有待完善时,教师可以对栏目进行适当的增加填补,让栏目更完整。另一方面,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对于栏目数量过多的框题,教师可以删减或修改与教学主题相关度不高、时效性较差、探究性不强或重复出现的内容。
  (三)丰富“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教学方式
  “探究与分享”栏目在教材中一般以文字的方式呈现,虽然内容丰富,但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栏目的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一方面,对于栏目中具有价值辨析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辨析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加强合作学习。对于该栏目中比较枯燥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视频、音乐等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丰富该栏目的教学形式。对于该栏目中出现的名人事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呈现,通过故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知识。同时,教师可以以该栏目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