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
文章字数:17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高度契合,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二者的结合创造了无限的空间。
一、宇宙观的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宇宙观方面都从整体出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家中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人实际上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联系既包括了物质层面的相互依赖,也包括了精神层面的相互影响。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自然界的空气、水和食物等来维持,而精神世界则需要自然界的美丽、和谐与宁静来滋养。当人类过度沉溺于征服自然界的喜悦中时,自然界总以自身的方式无声地报复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自然界也在塑造人类,因此必须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二、天下观的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为公”理念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高度契合性,都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天下为公”中“公”与“私”相对立,在设想的大同社会中“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古代中国士大夫则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孟子“兼济天下”的个人理想,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的爱国情怀,顾炎武“匹夫有责”是责任意识。而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理想社会是消灭剥削、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与中华民族设想的大同社会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根据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关系上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首先要消灭私有制,因为私有制造成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阻碍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则提倡消灭私有制,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全人类。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与他人的利益不相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的,强调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和谐统一,旨在创造一个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
三、社会观的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的社会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高度契合,都肯定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人民群众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统治者必须重视民意。对此,中国古代诸多思想家都进行了论述,例如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理论,荀子提出君舟民水比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则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起决定性作用,但也肯定了少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的车轮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才得以滚滚向前,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队伍中来。同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出现少数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即使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自然地产生这样的人物,社会也会去塑造和创造出能够代表这个时期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英雄人物。
四、道德观的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道德观方面都强调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个体道德修养。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对于自身应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要不断学习,又要宽容待人。对于家庭、社会应该“讲信修睦”和“亲仁善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理论所处时代的经济状况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一方面肯定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人类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以道德为指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第二个结合”。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宇宙观的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宇宙观方面都从整体出发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家中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人实际上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联系既包括了物质层面的相互依赖,也包括了精神层面的相互影响。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自然界的空气、水和食物等来维持,而精神世界则需要自然界的美丽、和谐与宁静来滋养。当人类过度沉溺于征服自然界的喜悦中时,自然界总以自身的方式无声地报复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自然界也在塑造人类,因此必须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二、天下观的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为公”理念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高度契合性,都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天下为公”中“公”与“私”相对立,在设想的大同社会中“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古代中国士大夫则以天下为己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孟子“兼济天下”的个人理想,陆游“位卑未敢忘国忧”的爱国情怀,顾炎武“匹夫有责”是责任意识。而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理想社会是消灭剥削、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与中华民族设想的大同社会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根据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关系上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首先要消灭私有制,因为私有制造成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阻碍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则提倡消灭私有制,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全人类。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个人的自由和幸福与他人的利益不相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的,强调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和谐统一,旨在创造一个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
三、社会观的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的社会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高度契合,都肯定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人民群众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统治者必须重视民意。对此,中国古代诸多思想家都进行了论述,例如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理论,荀子提出君舟民水比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则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人民群众起决定性作用,但也肯定了少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历史的车轮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推动才得以滚滚向前,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推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队伍中来。同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出现少数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即使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自然地产生这样的人物,社会也会去塑造和创造出能够代表这个时期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英雄人物。
四、道德观的契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道德观方面都强调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注重个体道德修养。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对于自身应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既要不断学习,又要宽容待人。对于家庭、社会应该“讲信修睦”和“亲仁善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理论所处时代的经济状况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一方面肯定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人类在追求自由的同时,以道德为指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规则和法律,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第二个结合”。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