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企业冷链物流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周一娜
文章字数:1785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然而,冷链物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着众多挑战,一方面,冷链物流管理中温度的波动会影响货物质量,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信誉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全球供应链的拓展,跨国运输增加了冷链管理的难度,对冷链物流系统的国际协同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冷链物流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冷链管理策略既可以帮助减少资源浪费,增强企业的环境责任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冷链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冷链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波动控制不当

  冷链运输中温度波动的控制问题主要由设备技术水平和人员管理不善引起,冷链运输依赖于冷藏车辆、制冷系统以及相关的监控设备,而一些企业使用的设备技术已过时,温度传感器的精度不足导致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存在偏差;制冷设备未按时进行维护以及修复,常常出现制冷效果不稳定的问题。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设备的维持能力对稳定温度至关重要,技术更新换代的缓慢和维护的不到位直接影响冷链物流的整体效率和安全。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的管理不善也是导致温度控制失误的一大因素。冷链物流的操作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和责任心要求高,而缺乏有效的培训和监督机制使得操作人员在装卸过程中未能快速完成或门封不严,从而引起内部温度的异常波动,影响了整个运输链的温度稳定性。
  (二)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实时数据缺失
  当前,许多企业缺乏先进的传感器、数据存储和处理设备,在冷链物流中,温度传感器、湿度控制器以及位置追踪设备等是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这些设备的数据未能实时传输和处理将无法对运输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和即时调整,从而无法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严重影响了冷链物流的整体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与此同时,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实时数据缺失问题的产生也与管理层的视野局限有关。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尚未完全认识到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对于提升冷链物流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的重要性,这种观念上的滞后导致企业在信息系统投入和更新上持保守态度,不愿意投资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才培训,从而制约了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整合。
  二、企业冷链物流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温度监控系统与运输过程管理

  企业需要部署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和实时数据传输技术,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能够提供连续而准确的温度数据,并使用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可使得所有监测到的温度信息能够实时传回中央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在监控中心实时查看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据此进行调整。同时,一旦发现温度偏离预设范围,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干预,这不仅增强了温度控制的精确性,还提高了响应速度。此外,企业还应加强运输过程管理,根据实时交通情况、天气预报和历史数据优化运输路线和时间表,以减少在途时间和避免延误;并加强司机和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让司机知道如何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调整车辆内的温度设置以及在发现设备异常时采取的应急措施,从而提升运输过程的管理效率、降低产品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损失。
  (二)强化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实时数据监控
  企业应引进集成的软件平台和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集成的软件平台能够将不同阶段和环节的数据汇聚在一起形成统一的信息视图,有助于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冷链运输的每一个环节;数据处理系统则能够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同时,为了实现信息系统的有效整合与实时监控,企业还需要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安全性。信息技术部门应与业务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定期评估现有系统的性能,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升级。此外,冷链物流管理中,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和运输详情等数据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客户的信任,因此,企业还必须进行数据加密、访问控制以及定期的安全审计,从而有效防止数据泄露或非法访问。
  三、结语
  综上,冷链物流作为保障食品、药品等敏感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其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信誉。针对温度波动的控制不当以及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实时数据缺失问题,本文提出应加强温度监控系统与运输过程管理,并强化信息系统的整合与实时数据监控。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应持续优化冷链物流管理方案,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