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基于CNN的道路坑洼识别系统设计初探
李汇泉
文章字数:1770
  摘要:本文聚焦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路面坑洼检测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其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针对路面坑洼形态复杂、环境干扰显著、数据匮乏、实时性要求高及硬件资源受限等挑战,从数据预处理、模型设计与训练、检测与后处理以及系统部署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此外,结合多模态数据融合、迁移学习、模型压缩与加速等策略,提出了优化模型性能的应用改进路径。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路面检测;坑洼检测;深度学习;智能交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的质量和安全性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道路表面坑洼,不仅会对车辆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对路面坑洼的高效检测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路面坑洼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探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路面坑洼检测算法及其实现。
  一、路面坑洼检测的挑战
  多样性与复杂性:坑洼的形状、大小和深度各异,同时可能与路面的其他特征(如裂缝、油渍、阴影等)混淆。环境因素干扰:天气条件(如雨天、阴影、强光)、路面材质差异和拍摄角度的变化都会对检测准确性产生影响。数据不足与标注困难:高质量标注数据集较少,数据采集和标注成本较高,且坑洼的边界难以准确划分,主观性较强,这可能导致训练数据的噪声增多。实时性要求: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嵌入到自动驾驶或道路维护系统中,算法需要具备较高的实时处理能力,确保车辆能够及时作出响应。硬件资源受限:在低功耗设备或嵌入式系统中,计算资源和存储空间有限,这对算法的计算效率和内存占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车辆或无人机上部署时。
   二、CNN在路面坑洼检测中的应用
  (一)CNN的基本原理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特殊的深度学习模型,其结构模仿生物视觉系统,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再通过池化层降低计算复杂度,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实现分类或回归。CNN在图像处理任务中表现出色,通过使用多层卷积来提取不同层次的图像特征,可以有效地识别和区分路面上的坑洼与其他物体。
   (二)基于CNN的路面坑洼检测系统的设计
  1.数据预处理 数据收集:通过车辆摄像头或无人机采集路面图像,涵盖多角度、多光照条件。数据增强:通过翻转、旋转、裁剪、亮度调整等处理,生成多样化的数据集,增强模型的鲁棒性。
  2.CNN模型的设计与训练 模型选择:选择合适的CNN架构(如VGG、ResNet、Mo-bileNet),根据任务需求进行调整。VGG和ResNet适合高精度任务,而MobileNet则适用于嵌入式设备。训练与优化: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Adam优化器等,通过多轮训练并结合学习率调度策略提高效果。同时使用Dropout等技术防止过拟合。
  3.检测与后处理 检测模块:通过滑动窗口或全卷积网络(FCN)实现坑洼的定位,覆盖图像的每一个区域。后处理:使用非极大值抑制(NMS)去除冗余检测框,通过多帧图像融合减少误报和漏报。
  4.评估与部署 评估指标:使用准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评估模型性能,并采用ROC曲线等深入评估。部署:通过模型压缩和量化减少模型大小,利用边缘计算提高系统实时性。
  三、应用与改进
  为了进一步提升路面坑洼检测的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可以逐步引入现有设计:
  多模态数据融合:结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模态数据,提升检测精度,克服视觉数据在遮挡和光照变化中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逐步引入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以增强系统对环境的感知能力。
  迁移学习:利用预训练模型在小样本数据集上的快速适应能力,降低数据标注成本。通过在现有的预训练模型上进行微调,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数据,提升模型的精度和鲁棒性。
  模型压缩与加速:通过模型剪枝、量化等技术,降低计算成本,提升嵌入式设备的实时性。例如,利用模型剪枝来减少参数数量,同时保持较高的检测精度,使得模型能够适应资源受限的设备。
  在线学习与自适应优化:研究模型在部署后如何根据新数据进行自适应更新,提高其长期性能。道路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在线学习可以使模型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例如不同季节的路面特征或新的坑洼类型。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基于CNN的路面坑洼检测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通过探讨其在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检测与后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展示了CNN在这一领域的优越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算法的精度、鲁棒性和实时性,以满足更复杂的实际应用需求。
  基金项目:2024年度临沂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道路坑洼识别系统设计”(X202410452479)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商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