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逻辑要素
文章字数:183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现与发展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在我们民族的生产活动中,如地域经济交流、创造文化、历史交往以及民族精神孕育过程中逐渐积淀产生的。中国人正是在这些“生产活动”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中逐渐形成了民族认同。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之道,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
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辉煌的文化造就了强烈的认同基础,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推波助澜。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民族交融交往的推动、民族利益共享的驱动、应对民族工作的需要以及民族文化认同的引导这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探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因素。
一、民族交融交往的推动
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自秦汉绵延至今,虽然有过波折,但一直是历史长河中的主流。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生存土壤,使其在历史演变中不断被重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于鸦片战争以来国民抵御外侮的苦难历史。在万马齐喑的近代社会,山河破碎,被瓜分豆剖的危机感时时警醒着人们,民族国家观念因之兴起。到抗战时期,日本的入侵增强民众的共同体观念,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各民族人民开始意识到团结才能生存下去,于是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救亡重任,带领各族人民由被动转向主动谋求民族独立,民族前途命运因此迎来曙光。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面对全国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坚持党的领导,团结一心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富起来的目标。进入新时期,民族伟大复兴出现了灿烂的曙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新的发展即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民族利益共享的驱动
为了推进民族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根据各民族的分布格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民族识别工作,从此确认56个民族一家亲的格局。这就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的阶级基础,有助于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一个民族共同体成员要想形成民族认同意识,就必须承认自己的身份,即身份体认,明确自我的利益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之中,因此便拥有了共同一致的民族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结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之一即拥有共同利益。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指导各民族的实践活动,最终实现互通互融。
民族间的利益共享,既包括共同创造、维护各民族间共享的居住、生活,共同接受教育、公共服务,让各民族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还包括在面对侵略的时候,生发的团结一致、协作抗敌的共同体意识。现如今,美西方国家大肆鼓吹“文明冲突论”“中国崩溃论”等,套用西方国家的发展逻辑来抹黑中国。瓦解我们团结和平的精神基础的时候,维护我们民族的整体利益就非常必要。
三、应对民族工作问题的现实需要
伴随着各民族间互嵌式生活居住不断深入,民族融合逐步加深。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民族工作中现实问题的凸显,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发展的现实驱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是一个客观实体,具有共同的特性,但是同中之异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引发相关社会问题的潜在因素。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民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导致城市民族关系日益复杂,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日益明显,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少数民族对于其文化、习俗、语言、宗教、教育、就业等方面平等的要求很强烈。在实际交往中,也会出现违背民族政策,侵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现象。
妥当处置民族工作中暴露的不足,必须发挥好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凝心聚力,以增进共同性为目标推动民族工作持续深化改进,凝心聚力使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
四、民族文化认同的引导
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民族深层的共识。没有这种心理认同,我们的国家是无法立起来的。共享的历史记忆引领中华各民族成员逐渐明晰“我是谁”的身份蕴涵,确证自我归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此深化中华文化情感认同。激发起全民族的共同情感体验,唤醒各民族的思想自觉,有助于强化民族认同,推动共同体意识的生成。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新传播生态下河南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研究”(2022CXW0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辉煌的文化造就了强烈的认同基础,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推波助澜。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我们可以从民族交融交往的推动、民族利益共享的驱动、应对民族工作的需要以及民族文化认同的引导这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探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因素。
一、民族交融交往的推动
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自秦汉绵延至今,虽然有过波折,但一直是历史长河中的主流。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生存土壤,使其在历史演变中不断被重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于鸦片战争以来国民抵御外侮的苦难历史。在万马齐喑的近代社会,山河破碎,被瓜分豆剖的危机感时时警醒着人们,民族国家观念因之兴起。到抗战时期,日本的入侵增强民众的共同体观念,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各民族人民开始意识到团结才能生存下去,于是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救亡重任,带领各族人民由被动转向主动谋求民族独立,民族前途命运因此迎来曙光。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面对全国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坚持党的领导,团结一心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富起来的目标。进入新时期,民族伟大复兴出现了灿烂的曙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新的发展即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民族利益共享的驱动
为了推进民族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根据各民族的分布格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民族识别工作,从此确认56个民族一家亲的格局。这就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歧视的阶级基础,有助于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一个民族共同体成员要想形成民族认同意识,就必须承认自己的身份,即身份体认,明确自我的利益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之中,因此便拥有了共同一致的民族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结成共同体的重要前提之一即拥有共同利益。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指导各民族的实践活动,最终实现互通互融。
民族间的利益共享,既包括共同创造、维护各民族间共享的居住、生活,共同接受教育、公共服务,让各民族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还包括在面对侵略的时候,生发的团结一致、协作抗敌的共同体意识。现如今,美西方国家大肆鼓吹“文明冲突论”“中国崩溃论”等,套用西方国家的发展逻辑来抹黑中国。瓦解我们团结和平的精神基础的时候,维护我们民族的整体利益就非常必要。
三、应对民族工作问题的现实需要
伴随着各民族间互嵌式生活居住不断深入,民族融合逐步加深。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依然薄弱。民族工作中现实问题的凸显,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发展的现实驱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身是一个客观实体,具有共同的特性,但是同中之异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引发相关社会问题的潜在因素。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民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导致城市民族关系日益复杂,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日益明显,少数民族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少数民族对于其文化、习俗、语言、宗教、教育、就业等方面平等的要求很强烈。在实际交往中,也会出现违背民族政策,侵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现象。
妥当处置民族工作中暴露的不足,必须发挥好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凝心聚力,以增进共同性为目标推动民族工作持续深化改进,凝心聚力使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
四、民族文化认同的引导
民族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民族深层的共识。没有这种心理认同,我们的国家是无法立起来的。共享的历史记忆引领中华各民族成员逐渐明晰“我是谁”的身份蕴涵,确证自我归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此深化中华文化情感认同。激发起全民族的共同情感体验,唤醒各民族的思想自觉,有助于强化民族认同,推动共同体意识的生成。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新传播生态下河南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研究”(2022CXW0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