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大学教师的跨界学习势在必行
文章字数:1735
近年来,跨界学习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形式,通过打破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运用跨学科观念与跨界学习观念,深度发掘学习者的学习潜力与理解力,这种灵活、开放和创新的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被广泛用于优化教学策略,推动多学科的整合,达到学习资源的综合呈现。
跨界的英文单词为“crossover”,意为“转型”。跨界学习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核心,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通过整合现有概念,探寻不同范畴间概念的交叉点,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其中的“界”可以是学科之间的边界,也可以是教学与研究的边界,各个学习共同体的边界。跨界就是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教研团队之间的边界、学校之间的边界、不同学段之间的边界,甚至突破国界,进行越境学习。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提出跨界学习是应用一种新理念来进行的开拓性的尝试,应该以一种共同体的建构来形成新的认知概念。
教师学习相关研究发展业已产生了教师学习互动说、教师学习情境说、教师学习的复杂说、教师学习的非正式说、教师学习的自主说、跨界学习者说等理论。有关大学教师的跨界学习研究在国内外尚为数不多。有基于跨界交流、跨界探究、跨界叙事等角度考察跨界学习产生的涟漪效应,探究一线教师的成长之路的叙事研究;有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来探究教师的行为,将教师的跨界学习类型与学习共同体模式进行匹配,并且借用AMO理论模型从个人的能力、动机和机会角度来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而对教师跨界学习行为进行整合性分类,归纳出教师共同体的运作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有部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跨界中介这一理论概念,指出其中的跨界者或者中介者存在于某一范围或者某一区域中的边界之处,能够通过有目的的学习与认知,基于不同区域的共同体交叉来探究新的概念与思想领域。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提出了“意义协商、视角再造、实践重构”的教师跨界学习机制,其中“意义协商”是教师表达实际诉求的方式,而“视角再造”意味着全新视角的形成,“实践重构”是意义协商和视角再造后的行动结果,“杂糅”实践的原有形态,也具有新实践的内容。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课堂,边界感愈发模糊,慕课、微视频、微课、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推动大学教师更多地去思考如何从有边界的课堂走向无边界的空间,打造全新的学习方式。当前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跨越边界,突破壁垒,实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与发展。
要想成为跨界学习的学习专家,大学教师要以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为武器,主动学习,让学习成为常态,拓展学习的视野,激发学习的灵感,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学习科学、脑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来开展跨界学习,综合运用各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打破学科界限,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学习新兴技术手段,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具备前瞻性的视野。
要想成为跨界学习的学习专家,大学教师要打造创新性的学习方式,采用跨学科、场域、时间、认知、文化的学习形态。跨学科,即实现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融合;跨场域是将问题置身于真实世界,将学科学习与多领域进行联通,构建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新场域;跨时间之界是指实现终身学习;而跨认知之界,实现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跨越,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实现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
要想成为跨界学习的学习专家,大学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转换新角色。传统的教师学习通常使用的是聆听专家或讲座的“获得模式”,忽视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以及实践性知识的发掘和传承。而跨界学习的引入,增加新的外部视角,冲击教师的固有思维和行动模式,逐步出现了分享交流的工作坊模式乃至更为专业化的教师实践共同体,促使教师抛弃教育权威者的形象,转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充分体现未来教师的学习专家的特质。
总之,跨界学习通过整合和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拓宽认知边界,催生创新思维的萌发,不可或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人类的生活乃至大学教师的教与学提出新挑战,亟待教师成为学习专家,融入跨界学习理论,吸收变革理念,拥有前瞻性视野,突破各种壁垒界限,实现教育创新。因此,大学教师的跨界学习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科一般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个体素质研究”(2020SJA0226)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跨界的英文单词为“crossover”,意为“转型”。跨界学习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核心,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行为,通过整合现有概念,探寻不同范畴间概念的交叉点,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其中的“界”可以是学科之间的边界,也可以是教学与研究的边界,各个学习共同体的边界。跨界就是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教研团队之间的边界、学校之间的边界、不同学段之间的边界,甚至突破国界,进行越境学习。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提出跨界学习是应用一种新理念来进行的开拓性的尝试,应该以一种共同体的建构来形成新的认知概念。
教师学习相关研究发展业已产生了教师学习互动说、教师学习情境说、教师学习的复杂说、教师学习的非正式说、教师学习的自主说、跨界学习者说等理论。有关大学教师的跨界学习研究在国内外尚为数不多。有基于跨界交流、跨界探究、跨界叙事等角度考察跨界学习产生的涟漪效应,探究一线教师的成长之路的叙事研究;有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来探究教师的行为,将教师的跨界学习类型与学习共同体模式进行匹配,并且借用AMO理论模型从个人的能力、动机和机会角度来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而对教师跨界学习行为进行整合性分类,归纳出教师共同体的运作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同时,还有部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跨界中介这一理论概念,指出其中的跨界者或者中介者存在于某一范围或者某一区域中的边界之处,能够通过有目的的学习与认知,基于不同区域的共同体交叉来探究新的概念与思想领域。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提出了“意义协商、视角再造、实践重构”的教师跨界学习机制,其中“意义协商”是教师表达实际诉求的方式,而“视角再造”意味着全新视角的形成,“实践重构”是意义协商和视角再造后的行动结果,“杂糅”实践的原有形态,也具有新实践的内容。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课堂,边界感愈发模糊,慕课、微视频、微课、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出现,推动大学教师更多地去思考如何从有边界的课堂走向无边界的空间,打造全新的学习方式。当前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跨越边界,突破壁垒,实现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与发展。
要想成为跨界学习的学习专家,大学教师要以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为武器,主动学习,让学习成为常态,拓展学习的视野,激发学习的灵感,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学习科学、脑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视角来开展跨界学习,综合运用各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打破学科界限,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积极学习新兴技术手段,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具备前瞻性的视野。
要想成为跨界学习的学习专家,大学教师要打造创新性的学习方式,采用跨学科、场域、时间、认知、文化的学习形态。跨学科,即实现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融合;跨场域是将问题置身于真实世界,将学科学习与多领域进行联通,构建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新场域;跨时间之界是指实现终身学习;而跨认知之界,实现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跨越,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实现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
要想成为跨界学习的学习专家,大学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转换新角色。传统的教师学习通常使用的是聆听专家或讲座的“获得模式”,忽视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以及实践性知识的发掘和传承。而跨界学习的引入,增加新的外部视角,冲击教师的固有思维和行动模式,逐步出现了分享交流的工作坊模式乃至更为专业化的教师实践共同体,促使教师抛弃教育权威者的形象,转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充分体现未来教师的学习专家的特质。
总之,跨界学习通过整合和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拓宽认知边界,催生创新思维的萌发,不可或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人类的生活乃至大学教师的教与学提出新挑战,亟待教师成为学习专家,融入跨界学习理论,吸收变革理念,拥有前瞻性视野,突破各种壁垒界限,实现教育创新。因此,大学教师的跨界学习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科一般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个体素质研究”(2020SJA0226)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