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人工智能时代扩大就业路径探析
文章字数:1830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给我国劳动市场需求、结构带来了诸多新挑战,存在引发大规模失业的风险。在这个时代洪流中,如何顺应人工智能发展大趋势,统筹就业长期总量扩容与短期结构风险,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科学调适就业政策制度体系,是我国稳就业、保就业的崭新课题。
从历史上看,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周期都出现了“恩格斯停顿”效应,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可能会降低就业市场总量需求,但在长期内可能增加就业市场需求,也就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出现“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阶段性失业率上升,但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及门类的日益增多、社会投资和需求不断增大,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职业和岗位,伴随着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匹配度的持续提高,能够使劳动力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
然而,对于人工智能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能根据以往的就业周期进行简单推论,与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对比,有着“两个显著不同、一个持续极化”的特点:
一是“替代效应”和“破坏效应”覆盖面远超以往。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机器换人”的无人工厂、黑灯车间,还是遍地开花的平台经济,人工智能的“替代效应”从低端、体力工作向中高端、智力工作岗位蔓延,新老业态交替加速岗位淘汰,尤其是对具有程序化、规范化、重复性特点的工作岗位替代作用更为快速。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可能有1.18亿人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替代,同期还会有700万至1200万人更换职业岗位。而当前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和国际经济下行同步发生,就业结构错配、摩擦性失业现象或许更为凸显,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二是“创造效应”和“溢出效应”的速度和强度远超以往。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加持下,在移动社交、智能搜索、医疗诊断、智能工厂、虚拟助理和无人驾驶等领域,人工智能的“创造效应”和“溢出效应”持续提速。如新兴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引领和催生下,诞生一系列新行业、新职业、新岗位,如算法工程师、安全员、数据分析师等;又如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产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人员提供了广阔就业岗位。而依托互联网数字平台,就业匹配效率大幅度提升。
三是与历史技术进步周期相比,“极化效应”更加明显。在非程序化、非常规性高等技能部门,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效应式微,就业吸纳效应凸显。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需要主动把握时代脉动,呼应社会诉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就业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劳动者向更高质量岗位转移,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转化升级。
第一,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拉动就业。围绕经济发展实际和行业特点,大力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以信息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新基建,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物流设施、智慧能源系统等新型生产设施和智慧民生基础设施,积极构建智慧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应用融合,“建”“用”统一,以用促建,持续扩大企业用工、社会从业规模。
第二,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强化岗位创造与就业吸纳效应。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融合带来的核心性、边缘性、衍生性岗位大量涌现,可为各类可层次人才提供广阔就业空间。在支持产业做优做强的同时,创造更多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新岗位、新就业。
第三,加强针对性技能培训,弱化就业短期替代效应。发挥政府、企业与培训机构作用,打造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市场需求、科技需求为导向的灵活、开放、可持续的多元培训机制,帮助劳动者适应新岗位需求,为各类从业人员拓展职业发展渠道。同时,借助各类人工智能产业平台,探索劳动者技能培训的融资机制,设置职业技能专项资金,实现重点领域大投入、重点群体精准服务。
第四,制定和实施技术冲击的兜底措施,科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新兴产业爆发吸纳劳动者就业前需要“社会等待”的突出问题,主动实施技术冲击兜底措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纾解劳动者的就业难题。同时,完善有关灵活就业的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对不同类型用工方式进行区别规制,加强对灵活用工方式的法律监管,保障灵活就业者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让各类劳动者都能够享受到科技发展红利。
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
从历史上看,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周期都出现了“恩格斯停顿”效应,技术进步在短期内可能会降低就业市场总量需求,但在长期内可能增加就业市场需求,也就是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出现“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阶段性失业率上升,但随着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及门类的日益增多、社会投资和需求不断增大,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职业和岗位,伴随着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匹配度的持续提高,能够使劳动力实现较为充分的就业。
然而,对于人工智能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不能根据以往的就业周期进行简单推论,与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对比,有着“两个显著不同、一个持续极化”的特点:
一是“替代效应”和“破坏效应”覆盖面远超以往。从现实情况看,无论是“机器换人”的无人工厂、黑灯车间,还是遍地开花的平台经济,人工智能的“替代效应”从低端、体力工作向中高端、智力工作岗位蔓延,新老业态交替加速岗位淘汰,尤其是对具有程序化、规范化、重复性特点的工作岗位替代作用更为快速。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可能有1.18亿人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替代,同期还会有700万至1200万人更换职业岗位。而当前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和国际经济下行同步发生,就业结构错配、摩擦性失业现象或许更为凸显,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二是“创造效应”和“溢出效应”的速度和强度远超以往。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加持下,在移动社交、智能搜索、医疗诊断、智能工厂、虚拟助理和无人驾驶等领域,人工智能的“创造效应”和“溢出效应”持续提速。如新兴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引领和催生下,诞生一系列新行业、新职业、新岗位,如算法工程师、安全员、数据分析师等;又如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产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人员提供了广阔就业岗位。而依托互联网数字平台,就业匹配效率大幅度提升。
三是与历史技术进步周期相比,“极化效应”更加明显。在非程序化、非常规性高等技能部门,人工智能的就业替代效应式微,就业吸纳效应凸显。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需要主动把握时代脉动,呼应社会诉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就业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劳动者向更高质量岗位转移,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转化升级。
第一,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拉动就业。围绕经济发展实际和行业特点,大力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以信息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新基建,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物流设施、智慧能源系统等新型生产设施和智慧民生基础设施,积极构建智慧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应用融合,“建”“用”统一,以用促建,持续扩大企业用工、社会从业规模。
第二,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强化岗位创造与就业吸纳效应。促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融合带来的核心性、边缘性、衍生性岗位大量涌现,可为各类可层次人才提供广阔就业空间。在支持产业做优做强的同时,创造更多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新岗位、新就业。
第三,加强针对性技能培训,弱化就业短期替代效应。发挥政府、企业与培训机构作用,打造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以市场需求、科技需求为导向的灵活、开放、可持续的多元培训机制,帮助劳动者适应新岗位需求,为各类从业人员拓展职业发展渠道。同时,借助各类人工智能产业平台,探索劳动者技能培训的融资机制,设置职业技能专项资金,实现重点领域大投入、重点群体精准服务。
第四,制定和实施技术冲击的兜底措施,科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新兴产业爆发吸纳劳动者就业前需要“社会等待”的突出问题,主动实施技术冲击兜底措施,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纾解劳动者的就业难题。同时,完善有关灵活就业的法律法规,从立法层面对不同类型用工方式进行区别规制,加强对灵活用工方式的法律监管,保障灵活就业者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让各类劳动者都能够享受到科技发展红利。
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