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用好乡土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高校育人“大课堂”
常静
文章字数:2009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以育人为本、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育人的根本在立德,育才之成首在立德。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办学的根本,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红色资源与红色文化密切相关。一般认为,中国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实践中产生、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随时代发展不断充实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乡土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的“地方性”表达,由于其以“乡土”与“我”相联,也就呈现出亲切性、友好性、易感知性、精神性等一系列特质。这种以“我”为中心、从“我”出发、再回到“我”的实践方向,也就决定了其具体承载既有“人”所直接创造的物质形态的有形成果,也包含附着在物质形态上的制度、精神等非物质形态。物质形态的乡土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及复兴过程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记录、记载、标识的能体现红色文化内涵和意象的物质性存在,包括相关遗址遗迹、文物遗存、纪念场馆、碑塔墓陵、文献记载、文学传记、标语报刊、绘画动漫等,如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时期的各种宣传图册等。非物质形态则可以表现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承载了相关内容的戏剧、影视、歌乐、乡土文艺等,如,纳入到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红色精神、三大法宝、群众路线、表现革命历程的乡土戏剧等。显然,乡土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为高校不断推进育人建设提供生动课堂、鲜活教材和精神滋养。
  用好乡土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育人提供“大资源”。在高校育人诸环节中,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则要依托思政课“主渠道”和日常思政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无论是思政课程抑或是日常思政教育,乡土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育人在价值、内容、形式上具有协同性,与高校“三全育人”体系深度融合,可以为后者提供丰富素材、创新育人方式、拓展育人内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育人格局。
  用好乡土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育人拓展“大视野”。“大视野”育人,要求我们以更具前瞻性的方式、更广阔的角度培养能深刻领会世情、国情、社情、民情、舆情,具有宽广知识视野、世界视野和历史视野的新时代青年。红色资源具有的物质形态具象化地昭示我们的来路,非物质形态则可以持久地影响青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通过实地参访、田野调查、情景再现等方式,将乡土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教育教学素材,筑牢青年学生理想信念基石。
  用好乡土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育人打造“大课堂”。乡土红色文化资源的“乡土”属性勾连了“故乡”与“他乡”、动员了“乡土”与地方,为高校协同各方施行“环境育人”提供了天然的联系途径;乡土红色文化资源的“红色”属性为高校协同各方施行“实践育人”提供了可亲可感可体验的生动教材;乡土红色文化资源的“文化”属性为高校协同各方施行“文化育人”提供了丰富资源;乡土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源”属性为高校协同各方施行“榜样育人”搭建了“社会大课堂”;也就使之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已有实践表明,用好乡土红色文化资源,仍有急需突破的现实困境。随着乡土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方面价值的日渐凸显,当前,组织高校学生参访红色场馆、参与红色实践的活动也日益频繁,这些活动在为高校育人增强实效的同时,也出现新的矛盾。如,红色文化相关实地实践活动在学生群体中难以真正达到全覆盖;个别高校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时过分追求数据好看和新闻曝光率,影响育人实效;红色文化场馆囿于种种原因,面对青年学生参访提供程式化的简单讲解,较少设计优质互动,使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体会时常浅尝辄止,停留在“我知道了”,难以深入到“我明白了”;提供红色文化实践研学活动的社会参与主体多依托各种研学、旅游企业,部分懂经营不懂育人、懂设计参访路线不懂设计实践内容,不能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真实性、具体性,影响育人实效……
  破解乡土红色文化资源利用、转化的现实困境,仍需要高校协同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例如,优化乡土红色资源利用转化的顶层设计、加强多方协同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红色场馆可以考虑与高校建立深入合作机制,交换各自经验、数据,优化场馆体验设计;红色研学活动相关企业与高校、场馆联合培养从业人才,互通有无,精心设计相关研学路线、内容,提高乡土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各方协同努力,达成育人实效。
  基金项目:该文为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号:JG2022YB13。
  作者单位: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