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加强监测预防 保护劳动者健康
文章字数:1128
截至2022年年末,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76亿。我国劳动者健康水平、职业病防治等情况如何?6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职业健康监测,保护劳动者健康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建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制机制,推动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提升技术服务和支撑保障能力,加强职业病及危害因素风险监测,全面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王建冬强调,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仍有许多中小微型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职业病管理不到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还存在超标现象比较普遍的问题,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防护措施不到位、职业健康检查的比例还比较低,导致报告职业病病例数据不能如实反映我国职业病发病真实现状。同时,长时间加班、不良作业方式、工作压力等导致的工作相关疾病问题也日益突出。
网约车、即时配送、外卖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近来受到更多关注。“从健康保护角度来看,此类职业发生职业伤害的风险比较高;从传统的职业病发生来看,总体风险较低。”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副所长张美辨介绍,但其工作强度负荷较大、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特点,使得这部分职业人群发生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疾患的风险增加。
职业健康素养反映了我国劳动者的健康水平。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次组织开展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2.6%。”王建冬介绍,具体来说,第二产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6.5%,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12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范围为53.1%~70.1%,纺织、服装、服饰业等6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范围为38.7%~52.3%。第三产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48.9%,其中医疗卫生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65.8%,快递与外卖配送业、环境卫生业等4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36.1%~51.7%。
“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是通过计算本次调查问卷综合得分率在80%及以上劳动者占全部监测劳动者的比例所得。”王建冬解释,本次监测范围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监测对象为第二产业18个行业与第三产业5个行业的16~59岁劳动者,有效调查问卷共340506份。本次监测选取的行业代表性比较强,第二产业的18个行业是根据近年来监测发现的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的行业,如煤矿开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第三产业里选择的5个行业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提出的10个重点行业中的5个行业,人群数量较多,关注度较小。本次监测的对象都是一线劳动者,针对性较强,如有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不包括经营管理者),有医院从事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医护人员(不包括行政管理人员)。 (吴倩 常榕)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建冬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管体制机制,推动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提升技术服务和支撑保障能力,加强职业病及危害因素风险监测,全面开展职业健康保护行动。
王建冬强调,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仍有许多中小微型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职业病管理不到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还存在超标现象比较普遍的问题,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防护措施不到位、职业健康检查的比例还比较低,导致报告职业病病例数据不能如实反映我国职业病发病真实现状。同时,长时间加班、不良作业方式、工作压力等导致的工作相关疾病问题也日益突出。
网约车、即时配送、外卖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近来受到更多关注。“从健康保护角度来看,此类职业发生职业伤害的风险比较高;从传统的职业病发生来看,总体风险较低。”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副所长张美辨介绍,但其工作强度负荷较大、时效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特点,使得这部分职业人群发生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疾患的风险增加。
职业健康素养反映了我国劳动者的健康水平。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次组织开展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2.6%。”王建冬介绍,具体来说,第二产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6.5%,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12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范围为53.1%~70.1%,纺织、服装、服饰业等6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范围为38.7%~52.3%。第三产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48.9%,其中医疗卫生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65.8%,快递与外卖配送业、环境卫生业等4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36.1%~51.7%。
“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是通过计算本次调查问卷综合得分率在80%及以上劳动者占全部监测劳动者的比例所得。”王建冬解释,本次监测范围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监测对象为第二产业18个行业与第三产业5个行业的16~59岁劳动者,有效调查问卷共340506份。本次监测选取的行业代表性比较强,第二产业的18个行业是根据近年来监测发现的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的行业,如煤矿开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第三产业里选择的5个行业是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提出的10个重点行业中的5个行业,人群数量较多,关注度较小。本次监测的对象都是一线劳动者,针对性较强,如有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不包括经营管理者),有医院从事诊断、治疗和护理的医护人员(不包括行政管理人员)。 (吴倩 常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