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我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文章字数:771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文静)3月29日,记者从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显著改善,2022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4.9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6.1%,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两年获优秀等级、位次提升至全国第8位,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92.8%,已连续三年超九成,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我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重点领域降碳,协同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转变,深入开展全省火电、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碳排放绩效分级,全面加快低碳转型步伐。目前,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水平不高,为此,我省将大力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落实;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深化区域重污染天气联动应对,到2027年力争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0%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40%以上。
同时,为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我省坚持以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着力防止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行为的发生。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配合制定《安徽省实施〈环评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促进各地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小快灵”立法工作,坚持严格执法,依法惩治环境违法行为,让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哨兵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全方位、全省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显著改善,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我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重点领域降碳,协同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转变,深入开展全省火电、水泥、钢铁等重点行业碳排放绩效分级,全面加快低碳转型步伐。目前,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水平不高,为此,我省将大力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重点任务落实;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深化区域重污染天气联动应对,到2027年力争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0%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40%以上。
同时,为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我省坚持以自然保护地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着力防止人为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行为的发生。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配合制定《安徽省实施〈环评法〉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促进各地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小快灵”立法工作,坚持严格执法,依法惩治环境违法行为,让绿色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曹哨兵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全方位、全省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显著改善,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