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文章字数:3458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工工作作为企业党建与管理的重要载体,其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工作效能、强化思想引领的关键举措。本文从分析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入手,剖析当前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薄弱、人才匮乏、融合不足及安全风险等现状问题,进而从平台构建、人才培育、流程重构、安全保障四个维度提出针对性对策,旨在为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路径,推动政工工作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实现党建引领与生产经营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思想引领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推动数字化发展与强化党建引领的双重使命。政工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员工力量、保障企业发展方向的核心工作,其传统模式面临效率偏低、覆盖有限、互动不足等挑战,难以适应新时代员工思想多元化、企业管理精细化的需求。推动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既是运用现代技术提升工作质效的必然选择,也是巩固党在国有企业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系统探讨转型的重要性、现状及路径,为国有企业深化政工工作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一、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一)强化党建引领效能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落实党建要求,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党的方针政策高度一致。数字化转型能够打破传统党建工作的时空限制,通过数字平台实现党的理论学习、政策传达的即时化与全覆盖,让党的最新精神快速渗透到基层班组与一线岗位。同时,数字化手段可实时跟踪党员教育学习进度、组织生活参与情况,精准掌握党建工作落实成效,推动党建责任层层传导,使党建引领作用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得到更充分地体现,强化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提升员工思想凝聚力
新时代员工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传统政工工作的单向灌输模式效果逐渐减弱。数字化转型为政工工作提供了更贴近员工的沟通方式,通过搭建线上互动平台、开设个性化学习专栏、运用多媒体形式解读思想理论,能够增强思想引导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此外,数字化工具可精准捕捉员工思想动态,通过分析员工在线反馈、参与度数据等信息,及时发现思想困惑与需求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工作,从而凝聚共识、化解矛盾,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支撑企业改革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过程中,面临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多重任务,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与强大的精神动力。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能够与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平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人才培养等工作有机结合,使思想引领贯穿企业改革全过程。同时,数字化政工可高效整合各类资源,为企业决策提供员工思想动态、队伍稳定等方面的参考,助力企业在改革中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改革措施平稳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一)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
部分国有企业对政工工作数字化重视不足,投入力度有限,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政工平台多为单一功能模块,如在线学习系统、信息发布平台等,缺乏统一整合与数据互通,形成“信息孤岛”。同时,平台技术架构陈旧,难以支持大数据分析、移动化应用等功能,无法满足员工随时随地参与政工活动的需求,数字化工具的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政工工作覆盖面与影响力的提升。
(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
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需要既精通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掌握数字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多擅长传统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不足,难以有效设计数字化工作方案。同时,企业缺乏针对政工人员的数字技能系统培训,现有技术岗位人员又对政工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把握不够,导致转型过程中技术应用与工作需求脱节,影响转型推进速度与质量。
(三)工作融合程度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将政工工作数字化简单等同于线下工作的线上迁移,未能实现与业务工作、员工需求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平台内容多以理论宣传、通知传达为主,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针对不同岗位员工的个性化内容供给。此外,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生产管理等系统的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无法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思想动态与业务绩效的关联,导致数字化政工对企业管理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四)安全风险防控薄弱
政工工作涉及大量党的理论宣传、员工思想动态等敏感信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数据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双重风险。部分企业对数据安全重视不足,平台防护措施简陋,存在信息泄露、篡改等隐患。同时,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数字化平台可能成为错误思潮渗透的渠道,而企业缺乏有效的内容审核与风险预警机制,难以快速识别和处置不良信息,给政工工作带来潜在风险。
三、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一)构建一体化数字平台
国有企业应加大投入,整合现有政工资源,构建集学习教育、信息传播、互动交流、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平台设计需遵循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的数据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功能上应涵盖移动学习、在线组织生活、思想动态调研、先进典型宣传等模块,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内容传播,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政工工作需求。同时,平台须具备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员工参与度、学习效果等数据的挖掘,为工作优化提供依据,提升政工工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二)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
加强政工人员数字技能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内容涵盖数字工具操作、数据分析方法、网络舆情应对等,通过专题讲座、实操训练等方式提升其数字化应用能力。同时,引进具备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的数字技术人才,充实政工团队,形成互补优势。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政工人员与信息技术部门人员常态化沟通,共同解决转型中的技术难题,确保技术应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此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数字技能纳入政工人员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其提升数字化能力的主动性。探索建立政工人员数字化能力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例如设立在线学习社区、组织定期技术分享会、订阅行业前沿动态报告等,确保其知识技能与时俱进。同时,鼓励政工部门与业务部门、技术部门联合开展项目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锤炼复合能力。例如,可试点由政工骨干与技术骨干组成联合小组,共同策划并执行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特色党建活动或员工思想调研项目,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提升协同水平。
(三)推动工作流程数字化重构
打破传统政工工作模式,基于数字化特点重构工作流程。在内容生产上,结合企业业务实际与员工岗位需求,打造贴近生产、贴近员工的数字化内容体系,如制作安全生产相关的思想引导短视频、针对青年员工的互动式学习课程等。在组织方式上,利用数字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如线上主题讨论、云端先进事迹分享等,扩大参与范围。在反馈机制上,通过在线调研、实时留言等功能收集员工意见,快速响应需求,形成“内容生产 —传播互动 — 反馈优化”的闭环流程,提升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员工需求的融合度。
(四)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政工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规范,落实数据安全责任。技术上采用加密存储、访问权限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保障平台数据不被泄露或篡改。加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建立内容审核机制,对平台发布的信息进行多层级审核,引入智能识别技术辅助筛查不良内容。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可能出现的网络攻击、舆情危机等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数字化政工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四、结语
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提升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转型过程中虽面临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等挑战,但通过构建一体化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重构工作流程、完善安全保障等路径,可有效破解难题,实现政工工作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未来,国有企业需持续深化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技术应用,使政工工作在数字化赋能下更具活力与影响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与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国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25(06):68-70.
[2]张辉.数字化转型下企业政工工作的挑战与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25(03):52-54.
[3]杨建宾.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创新发展探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5(01):189-191.
作者单位: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思想引领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肩负着推动数字化发展与强化党建引领的双重使命。政工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员工力量、保障企业发展方向的核心工作,其传统模式面临效率偏低、覆盖有限、互动不足等挑战,难以适应新时代员工思想多元化、企业管理精细化的需求。推动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既是运用现代技术提升工作质效的必然选择,也是巩固党在国有企业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本文聚焦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需求,系统探讨转型的重要性、现状及路径,为国有企业深化政工工作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一、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一)强化党建引领效能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落实党建要求,确保企业发展方向与党的方针政策高度一致。数字化转型能够打破传统党建工作的时空限制,通过数字平台实现党的理论学习、政策传达的即时化与全覆盖,让党的最新精神快速渗透到基层班组与一线岗位。同时,数字化手段可实时跟踪党员教育学习进度、组织生活参与情况,精准掌握党建工作落实成效,推动党建责任层层传导,使党建引领作用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得到更充分地体现,强化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提升员工思想凝聚力
新时代员工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传统政工工作的单向灌输模式效果逐渐减弱。数字化转型为政工工作提供了更贴近员工的沟通方式,通过搭建线上互动平台、开设个性化学习专栏、运用多媒体形式解读思想理论,能够增强思想引导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此外,数字化工具可精准捕捉员工思想动态,通过分析员工在线反馈、参与度数据等信息,及时发现思想困惑与需求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疏导工作,从而凝聚共识、化解矛盾,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支撑企业改革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过程中,面临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等多重任务,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与强大的精神动力。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能够与企业经营管理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平台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安全生产、人才培养等工作有机结合,使思想引领贯穿企业改革全过程。同时,数字化政工可高效整合各类资源,为企业决策提供员工思想动态、队伍稳定等方面的参考,助力企业在改革中平衡各方利益,确保改革措施平稳落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一)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
部分国有企业对政工工作数字化重视不足,投入力度有限,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政工平台多为单一功能模块,如在线学习系统、信息发布平台等,缺乏统一整合与数据互通,形成“信息孤岛”。同时,平台技术架构陈旧,难以支持大数据分析、移动化应用等功能,无法满足员工随时随地参与政工活动的需求,数字化工具的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政工工作覆盖面与影响力的提升。
(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
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需要既精通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掌握数字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多擅长传统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不足,难以有效设计数字化工作方案。同时,企业缺乏针对政工人员的数字技能系统培训,现有技术岗位人员又对政工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把握不够,导致转型过程中技术应用与工作需求脱节,影响转型推进速度与质量。
(三)工作融合程度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将政工工作数字化简单等同于线下工作的线上迁移,未能实现与业务工作、员工需求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平台内容多以理论宣传、通知传达为主,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结合不紧密,缺乏针对不同岗位员工的个性化内容供给。此外,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生产管理等系统的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无法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思想动态与业务绩效的关联,导致数字化政工对企业管理的支撑作用不明显,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四)安全风险防控薄弱
政工工作涉及大量党的理论宣传、员工思想动态等敏感信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数据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双重风险。部分企业对数据安全重视不足,平台防护措施简陋,存在信息泄露、篡改等隐患。同时,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斗争复杂,数字化平台可能成为错误思潮渗透的渠道,而企业缺乏有效的内容审核与风险预警机制,难以快速识别和处置不良信息,给政工工作带来潜在风险。
三、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一)构建一体化数字平台
国有企业应加大投入,整合现有政工资源,构建集学习教育、信息传播、互动交流、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平台设计需遵循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的数据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功能上应涵盖移动学习、在线组织生活、思想动态调研、先进典型宣传等模块,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内容传播,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政工工作需求。同时,平台须具备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员工参与度、学习效果等数据的挖掘,为工作优化提供依据,提升政工工作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二)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
加强政工人员数字技能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内容涵盖数字工具操作、数据分析方法、网络舆情应对等,通过专题讲座、实操训练等方式提升其数字化应用能力。同时,引进具备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的数字技术人才,充实政工团队,形成互补优势。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推动政工人员与信息技术部门人员常态化沟通,共同解决转型中的技术难题,确保技术应用与工作需求相匹配。此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数字技能纳入政工人员考核评价体系,激发其提升数字化能力的主动性。探索建立政工人员数字化能力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例如设立在线学习社区、组织定期技术分享会、订阅行业前沿动态报告等,确保其知识技能与时俱进。同时,鼓励政工部门与业务部门、技术部门联合开展项目实践,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锤炼复合能力。例如,可试点由政工骨干与技术骨干组成联合小组,共同策划并执行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特色党建活动或员工思想调研项目,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提升协同水平。
(三)推动工作流程数字化重构
打破传统政工工作模式,基于数字化特点重构工作流程。在内容生产上,结合企业业务实际与员工岗位需求,打造贴近生产、贴近员工的数字化内容体系,如制作安全生产相关的思想引导短视频、针对青年员工的互动式学习课程等。在组织方式上,利用数字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如线上主题讨论、云端先进事迹分享等,扩大参与范围。在反馈机制上,通过在线调研、实时留言等功能收集员工意见,快速响应需求,形成“内容生产 —传播互动 — 反馈优化”的闭环流程,提升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员工需求的融合度。
(四)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政工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规范,落实数据安全责任。技术上采用加密存储、访问权限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保障平台数据不被泄露或篡改。加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建立内容审核机制,对平台发布的信息进行多层级审核,引入智能识别技术辅助筛查不良内容。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可能出现的网络攻击、舆情危机等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数字化政工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四、结语
新时代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提升工作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转型过程中虽面临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等挑战,但通过构建一体化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重构工作流程、完善安全保障等路径,可有效破解难题,实现政工工作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未来,国有企业需持续深化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技术应用,使政工工作在数字化赋能下更具活力与影响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与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国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25(06):68-70.
[2]张辉.数字化转型下企业政工工作的挑战与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25(03):52-54.
[3]杨建宾.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创新发展探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5(01):189-191.
作者单位: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