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以共治之力为乡村“美颜”
文章字数:971
“2023年我家评上‘美丽庭院’,邻居总来串门!一家美不算美,家家美才是真的美,我得拉着大伙一起搞人居环境整治!”近日,定远县连江镇路陈新村村民倪翠红,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推进会上立下“军令状”,话语里满是干事的热情。
这几年,连江镇瞄准“精致县城、大美乡村”的目标,既在人居环境提升、文明乡风涵养的“大局”上谋篇布局,又在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多方资源的“小处”精准落子,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乡村要“面子”靓,更得“里子”实。为了给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连江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40多名党员自发分成10组,带着各村党支部党员代表下沉一线、靠前服务,沿着镇域主干道分片包区清扫道路。拆危房、治污染、整乱象这些“硬骨头”任务,党员始终冲在最前面,鲜明亮出“治理有我”的态度。
在党员先锋队的带动下,妇联牵头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家家户户的小院渐渐变得雅致起来;团委发动青年志愿者上门,手把手教村民垃圾分类;网格员和乡贤主动牵头成立“乡贤议事会”,把环境整治和村规民约修订、信用积分兑换绑在一起,形成“整治—反馈—提升”的闭环机制。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也没缺位,一边参与周边环境整治,一边探索“农庄式”发展新模式,让“环境美”和“产业兴”相互赋能。
连江镇李集村新华养殖场负责人王新华,说起自家场子的转变满是感慨:“我们2009年建的场,后来下决心搞标准化改造,不光从根上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还让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化利用,真正走上绿色循环的发展新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提上去了。”如今的连江镇,人人都是参与者,个个都是主人翁。镇里按照“梯次推进、全域覆盖”的思路,先把基础好的村庄打造成“精品示范村”,再带动短板村补齐设施短板。通过“村村互学、联动共建”,国道沿线、江巷湖景区出入口这些“点上美”,慢慢延伸成“沿线美”,朝着“全域美”的目标稳步迈进。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要靠制度让‘美颜’变‘常驻’。我们通过建机制、强激励、促长效,做到长治常管。依托‘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联动机制,以清廉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廉动力’。”连江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连江镇正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让乡村既有发展的“劲头”,更有宜居的“甜头”。
(徐卫雨 刘良慧)
这几年,连江镇瞄准“精致县城、大美乡村”的目标,既在人居环境提升、文明乡风涵养的“大局”上谋篇布局,又在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多方资源的“小处”精准落子,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乡村要“面子”靓,更得“里子”实。为了给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连江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40多名党员自发分成10组,带着各村党支部党员代表下沉一线、靠前服务,沿着镇域主干道分片包区清扫道路。拆危房、治污染、整乱象这些“硬骨头”任务,党员始终冲在最前面,鲜明亮出“治理有我”的态度。
在党员先锋队的带动下,妇联牵头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家家户户的小院渐渐变得雅致起来;团委发动青年志愿者上门,手把手教村民垃圾分类;网格员和乡贤主动牵头成立“乡贤议事会”,把环境整治和村规民约修订、信用积分兑换绑在一起,形成“整治—反馈—提升”的闭环机制。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也没缺位,一边参与周边环境整治,一边探索“农庄式”发展新模式,让“环境美”和“产业兴”相互赋能。
连江镇李集村新华养殖场负责人王新华,说起自家场子的转变满是感慨:“我们2009年建的场,后来下决心搞标准化改造,不光从根上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还让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化利用,真正走上绿色循环的发展新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提上去了。”如今的连江镇,人人都是参与者,个个都是主人翁。镇里按照“梯次推进、全域覆盖”的思路,先把基础好的村庄打造成“精品示范村”,再带动短板村补齐设施短板。通过“村村互学、联动共建”,国道沿线、江巷湖景区出入口这些“点上美”,慢慢延伸成“沿线美”,朝着“全域美”的目标稳步迈进。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要靠制度让‘美颜’变‘常驻’。我们通过建机制、强激励、促长效,做到长治常管。依托‘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联动机制,以清廉建设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廉动力’。”连江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连江镇正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强大合力,让乡村既有发展的“劲头”,更有宜居的“甜头”。
(徐卫雨 刘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