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交通智能体:城市脉动的“智慧心”
李坤阳
文章字数:159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从专用算法到通用智能,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从感知理解向决策控制的跨越式发展,其在应用端的深度渗透正推动智能体技术完成从工具属性到系统能力的本质蜕变,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步入智能体广泛应用的新阶段。这一变革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创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时值谋划“十五五”布局的开篇阶段,传统以基础设施规模扩张为主导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正逐渐转化为智能体驱动的“数智赋能”新范式。交通智能体是人工智能时代交通数字资源配置的核心载体,亦可将其看作是融合感知、认知与决策能力的交通数字实体,它通过实时交通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和动态调控构成完整的技术决策闭环,推动现代交通系统进一步实现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从单点优化扩展至网络协同,从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
  将交通智能体喻为城市脉动的“智慧心”,正是因其完美契合“交通强国”战略对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的顶层要求。当前,交通运输部正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即将出台的《“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将为交通智能体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应用场景落地和产业生态培育提供政策引领和实施路径,为智能体在路网优化、载运工具自主化、运输服务智能化等关键领域的深度应用提供制度保障和发展动能。
  当前交通智能体技术已在我国多个城市实现规模化应用,逐渐形成差异化的联动实践格局。在北京,中科大脑联合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爱笔智能等共同打造的“双智”交通智能体已在海淀区四道口联想东桥路口应用,通过实时车流分析与信号灯动态调优,实现日均通行量提升24.8%、早晚高峰拥堵指数下降超40%的显著成效。天津生态城部署的华为云城市智能体创新采用“灯看车”模式,依托端侧感知与云端决策协同,使信号灯能根据实时车流自主调整配时,早高峰排队溢出减少60%,消防车应急响应时间缩短44%,打造智能体标杆样板点,实现“普惠AI”落地。深圳建成全国首个市域级智能配送网络,东部公交场站通过多智能体协同调度无人配送车,2025年无人车规模将突破1000辆,其“公交+物流”融合模式使配送成本降低至传统模式的30%。宁波交警联合大华股份推出的“鹰智”大模型构建四维赋能体系,在肇事逃逸案件中通过以文搜图智能体实现“未遮盖渣土车”等语义化检索,案件查缉效率提升数倍。京雄高速公路应用百度应急指挥智能体,将异常事件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5%,处置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30分钟,其数字员工“简璐璐”可替代5个传统岗位的调度工作。苏州交通运输局基于DeepSeek大模型构建的交通AI助手,日均处理4000万条交互数据,实现热线工单自动分类与政策匹配,服务响应速度提升60%。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推出“语音即服务”监控模式,在传统视频监控依赖人工操作的背景下,成功将AI技术与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深度融合,通过DeepSeek创新推出语音控制解决方案,使应急人员通过自然语音指令即可快速调取指定路段监控画面,同时,也可以快速调出视频预案,大幅度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与融合,未来交通智能体将立足城市发展的深层需求,围绕“以人为本”与“系统智能”两大核心,呈现多元发展态势。在技术演进上,强人工智能(AGI)的进一步发展将实现从算法优化到系统进化的更深层次质变,使交通系统具备类生命的自适应与自学习能力;在功能定位上,交通智能体将进一步突破传统交通管理边界,逐渐完成从单一交通管控到城市综合治理的拓展,实现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耦合;在价值取向上,交通智能体将从单纯追求运行效率转向兼顾社会公平与人文关怀,进而推动从技术驱动到价值引领的升华。这一发展路径将重塑城市空间组织逻辑,使交通系统从城市配套功能转变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最终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共生共荣。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