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立德树人视域下职业院校排球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
文章字数:2130
引言
随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在非思政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排球项目作为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主干内容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价值,特别是不断传承的“女排精神”深入人心。其承载的爱国奉献、顽强拼搏等优良品质,能够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一、排球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依据
1.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各类学科协同育人,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2.排球课程的特点与优势。它具有实践性强,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女排精神更是我国体育精神的杰出代表。
3.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自信心、耐挫力和社会责任感,是助力学生融入社会的基石。
二、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路径
本研究根据排球课程体系特点,将授课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技术学习、技战术配合及裁判实践模块,思政元素选取及融合路径如下:
1.理论知识学习
1.1排球运动简介
思政元素:女排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化自信。
思政教育目标:树立正确历史观,理解女排精神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文化自信及集体主义感。
教学实施要点:对比排球与个人项目(如田径)的差异;分析女排精神在排球国际化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案例:通过电影《夺冠》片段,讨论排球为何被称为集体运动的典范。
1.2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思政元素:礼仪教育、规则意识、公平竞争。
思政教育目标:塑造赛场文明,严守规则底线,培育诚信品格,树立公平竞争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明确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强调争议球的公正判罚。
教学案例:设计“隐性犯规”情境(如轻微触网未被发现),组织学生开展诚信自评与互评,讨论“竞技胜利与道德底线的关系”。
2.基本技术学习
2.1垫球
思政元素:团结协作、集体主义。
思政教育目标: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强化集体主义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不同位置区域划分与补位;接力惩罚制。
教学案例:设置多人连续垫球任务,失败则全组重来,强调集体共担责任。
2.2传球
思政元素:工匠精神、应变能力、领导力。
思政教育目标:培育果断、应变的领导力,培养无私奉献的品质。
教学实施要点:传球到位率;战术决策实施与策略应对。
教学案例:分析二传案例,探讨个人表现如何服从战术需求。
2.3扣球
思政元素:坚韧不拔、顽强拼搏、责任担当。
思政教育目标:激发挑战勇气与理性决策能力,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应对不同级别拦网难度挑战;困难球处理训练。
教学案例:设置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三人拦网扣球晋级挑战赛。
2.4发球
思政元素:责任担当、抗压能力。
思政教育目标:强化个人对团队的责任意识,培养抗压能力。
教学实施要点:冷静应对关键分发球任务;引入心理训练,如深呼吸、自我暗示训练。
教学案例:组织“赛点发球对抗赛”,输球方分析失误原因,讨论“如何在高压下保持专注”,强化责任意识
2.5拦网
思政元素:预判能力、抗压能力。
思政教育目标:提升应变思维,培养积极应对挫折的心态。
教学实施要点:设置“随机进攻”场景,要求即时调整拦网策略。
教学案例:战术盲盒挑战赛。赛前对手随机抽取“进攻方式卡”,本方快速制定拦网策略并有效实施。
3.技战术配合
3.1进攻战术
思政元素:集体主义、责任担当、竞争意识。
思政教育目标:明确角色分工,培养责任感与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实施要点:有效实施进攻战术,能够遵循传球节奏及跑位线路,强化规则认同与责任担当。
教学案例:设定随机拦网人数,灵活调整进攻方式或线路,培养学生灵活性辩证思维。
3.2防守战术
思政元素: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大局观。
思政教育目标:加强团结协作与大局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有效完成双人拦网心跟进;双人拦网边跟进战术实施。
教学案例:分析比赛中“防守薄弱区被连续突破”的案例,讨论“如何通过补位弥补个人短板”,感悟“1+1〉2”的合作价值。
3.3比赛
思政元素:集体主义、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公平竞争、抗压能力、领导力。
思政教育目标: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锤炼抗压能力与逆境成长思维。树立诚信的竞争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逆风局的应对能力;模糊判罚时的契约精神。
教学案例:通过逆风翻盘赛事回看。体会逆境中,集体主义的凝聚力与韧性;设置固定战术得分制比赛,成功组织进攻战术才可得分,体会合作共赢。
4.裁判实践
4.1制裁、计分
思政元素:诚信意识、道德自律、敬业精神、工匠精神、抗压能力。
思政教育目标:培养公平公正、道德自律的职业操守。
教学实施要点:严格执行判罚标准,组织教学比赛;正确处理争议流程。
教学案例:围绕“轻微持球是否判罚”展开讨论。
结语
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在培养德技兼备型职业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排球课程作为职业院校体育课的重要分支,需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思政价值,将思政元素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深化课程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真正实现“以体育人”的教育目标。
基金资助: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职业院校排球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JY2513)
随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在非思政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排球项目作为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主干内容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价值,特别是不断传承的“女排精神”深入人心。其承载的爱国奉献、顽强拼搏等优良品质,能够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一、排球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依据
1.国家教育政策导向。各类学科协同育人,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是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2.排球课程的特点与优势。它具有实践性强,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女排精神更是我国体育精神的杰出代表。
3.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自信心、耐挫力和社会责任感,是助力学生融入社会的基石。
二、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路径
本研究根据排球课程体系特点,将授课内容划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为理论知识学习、基本技术学习、技战术配合及裁判实践模块,思政元素选取及融合路径如下:
1.理论知识学习
1.1排球运动简介
思政元素:女排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化自信。
思政教育目标:树立正确历史观,理解女排精神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文化自信及集体主义感。
教学实施要点:对比排球与个人项目(如田径)的差异;分析女排精神在排球国际化中的文化内涵。
教学案例:通过电影《夺冠》片段,讨论排球为何被称为集体运动的典范。
1.2排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思政元素:礼仪教育、规则意识、公平竞争。
思政教育目标:塑造赛场文明,严守规则底线,培育诚信品格,树立公平竞争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明确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强调争议球的公正判罚。
教学案例:设计“隐性犯规”情境(如轻微触网未被发现),组织学生开展诚信自评与互评,讨论“竞技胜利与道德底线的关系”。
2.基本技术学习
2.1垫球
思政元素:团结协作、集体主义。
思政教育目标: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强化集体主义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不同位置区域划分与补位;接力惩罚制。
教学案例:设置多人连续垫球任务,失败则全组重来,强调集体共担责任。
2.2传球
思政元素:工匠精神、应变能力、领导力。
思政教育目标:培育果断、应变的领导力,培养无私奉献的品质。
教学实施要点:传球到位率;战术决策实施与策略应对。
教学案例:分析二传案例,探讨个人表现如何服从战术需求。
2.3扣球
思政元素:坚韧不拔、顽强拼搏、责任担当。
思政教育目标:激发挑战勇气与理性决策能力,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应对不同级别拦网难度挑战;困难球处理训练。
教学案例:设置单人拦网、双人拦网、三人拦网扣球晋级挑战赛。
2.4发球
思政元素:责任担当、抗压能力。
思政教育目标:强化个人对团队的责任意识,培养抗压能力。
教学实施要点:冷静应对关键分发球任务;引入心理训练,如深呼吸、自我暗示训练。
教学案例:组织“赛点发球对抗赛”,输球方分析失误原因,讨论“如何在高压下保持专注”,强化责任意识
2.5拦网
思政元素:预判能力、抗压能力。
思政教育目标:提升应变思维,培养积极应对挫折的心态。
教学实施要点:设置“随机进攻”场景,要求即时调整拦网策略。
教学案例:战术盲盒挑战赛。赛前对手随机抽取“进攻方式卡”,本方快速制定拦网策略并有效实施。
3.技战术配合
3.1进攻战术
思政元素:集体主义、责任担当、竞争意识。
思政教育目标:明确角色分工,培养责任感与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实施要点:有效实施进攻战术,能够遵循传球节奏及跑位线路,强化规则认同与责任担当。
教学案例:设定随机拦网人数,灵活调整进攻方式或线路,培养学生灵活性辩证思维。
3.2防守战术
思政元素: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大局观。
思政教育目标:加强团结协作与大局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有效完成双人拦网心跟进;双人拦网边跟进战术实施。
教学案例:分析比赛中“防守薄弱区被连续突破”的案例,讨论“如何通过补位弥补个人短板”,感悟“1+1〉2”的合作价值。
3.3比赛
思政元素:集体主义、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公平竞争、抗压能力、领导力。
思政教育目标: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锤炼抗压能力与逆境成长思维。树立诚信的竞争意识。
教学实施要点:逆风局的应对能力;模糊判罚时的契约精神。
教学案例:通过逆风翻盘赛事回看。体会逆境中,集体主义的凝聚力与韧性;设置固定战术得分制比赛,成功组织进攻战术才可得分,体会合作共赢。
4.裁判实践
4.1制裁、计分
思政元素:诚信意识、道德自律、敬业精神、工匠精神、抗压能力。
思政教育目标:培养公平公正、道德自律的职业操守。
教学实施要点:严格执行判罚标准,组织教学比赛;正确处理争议流程。
教学案例:围绕“轻微持球是否判罚”展开讨论。
结语
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在培养德技兼备型职业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排球课程作为职业院校体育课的重要分支,需充分利用其特有的思政价值,将思政元素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有机融合、相互渗透,深化课程内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真正实现“以体育人”的教育目标。
基金资助: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职业院校排球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JY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