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东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文章字数:1127
我国启动对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系列工程已经走过了第十三个年头。时至今日,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却并非平衡共进,差异化明显。分析相关数据,发现东北地区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还是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色的。东北地区人文历史宝藏丰富,是我国8155个列入传统村落名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地域特色分析
对传统村落实施保护与发展举措启动于2012年,截至2024年末,历经六个批次的申报和评选工作,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总计有8155个。
相较于全国,东北地区有如下一些特征:
一是从数量上看,东北四省份合计占全国比率为1.91%,也就是说去除港、澳、台,按平均值计算,东北四个省份至少应该占到4/31,即13%左右,这是一个相对发展均衡的状态,但目前,至少差了11个百分点,南强北弱。二是从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掘深度看,东北地区也是整体上相对显得不够充分,南强北弱状况鲜明。西北、东北地区布局很是稀疏,明显不如南方的犹如星河般灿烂壮观。第三,从传统村落的现有基础资源上看,有可供开发的资源基础、有潜力,但动能不足,各方面的认知度也有提升的空间。表中,吉林和辽宁两省甚至有三个数字“0”出现,从第一批次的评选结果中,四个省份合计才有五个村落在册,占比全国仅为0.77%。但后期数量值上升还是挺快的,内蒙古相对表现更突出一些。
表:东北地区传统村落数量占比率分析表
二、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东北地区的现状,虽有现实的参与意识、重视程度不足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历史成因。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战乱动荡,再加上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传统村落较南方从数量上看本身就很少,再有战乱损坏,而南方政权争夺事件波及较少,相对稳定,百姓普遍能够有安居乐业的环境,如西南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传统村落能够得以相对完整地留存。
其次,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导致了北方地区劳动力流出、村镇空心化问题严重,而经济较为发达的南方地区,对传统村落保护重视意识更强、实践经验更丰富,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南方地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都强于北方。
再次,南方地区的宗族观念强于北方,乡土意识更重。南方一些地区还保留了一些自治的传统,如福建、江西、广东潮汕等地的许多传统村落,宗族、家族体系仍很完整,祠堂等建筑也得以保留。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其实,近期的“英之园”事件,抛开政策因素,单从宗族观念、传统意识方面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三、东北地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思考
对传统村落的传承实施保护,在当下,远优于强调发展。要借势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从多方面保护、支持传统产业传承人才,做好传统资源挖掘工作,以新质生产力的介入,让现代版的富春山居村落遍布中华大地。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
一、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地域特色分析
对传统村落实施保护与发展举措启动于2012年,截至2024年末,历经六个批次的申报和评选工作,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总计有8155个。
相较于全国,东北地区有如下一些特征:
一是从数量上看,东北四省份合计占全国比率为1.91%,也就是说去除港、澳、台,按平均值计算,东北四个省份至少应该占到4/31,即13%左右,这是一个相对发展均衡的状态,但目前,至少差了11个百分点,南强北弱。二是从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掘深度看,东北地区也是整体上相对显得不够充分,南强北弱状况鲜明。西北、东北地区布局很是稀疏,明显不如南方的犹如星河般灿烂壮观。第三,从传统村落的现有基础资源上看,有可供开发的资源基础、有潜力,但动能不足,各方面的认知度也有提升的空间。表中,吉林和辽宁两省甚至有三个数字“0”出现,从第一批次的评选结果中,四个省份合计才有五个村落在册,占比全国仅为0.77%。但后期数量值上升还是挺快的,内蒙古相对表现更突出一些。
表:东北地区传统村落数量占比率分析表

二、东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东北地区的现状,虽有现实的参与意识、重视程度不足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历史成因。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战乱动荡,再加上东北地区开发较晚,传统村落较南方从数量上看本身就很少,再有战乱损坏,而南方政权争夺事件波及较少,相对稳定,百姓普遍能够有安居乐业的环境,如西南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相对闭塞,传统村落能够得以相对完整地留存。
其次,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导致了北方地区劳动力流出、村镇空心化问题严重,而经济较为发达的南方地区,对传统村落保护重视意识更强、实践经验更丰富,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南方地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都强于北方。
再次,南方地区的宗族观念强于北方,乡土意识更重。南方一些地区还保留了一些自治的传统,如福建、江西、广东潮汕等地的许多传统村落,宗族、家族体系仍很完整,祠堂等建筑也得以保留。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其实,近期的“英之园”事件,抛开政策因素,单从宗族观念、传统意识方面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三、东北地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路径思考
对传统村落的传承实施保护,在当下,远优于强调发展。要借势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从多方面保护、支持传统产业传承人才,做好传统资源挖掘工作,以新质生产力的介入,让现代版的富春山居村落遍布中华大地。
作者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