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以数智技术赋能新时代 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
韩广平
文章字数:149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实施机制”。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显得尤为重要。在确保网络道德秩序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有机融合的数智技术与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双向奔赴,推动思想道德教育资源高效精准配置,促使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双重跃升,是实现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整体提升,助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依靠数智技术打造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对象数据库
  网上思想道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涵盖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多个维度。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对象区别于传统线下思想道德教育对象,具有灵活、动态的显著特征,这就需要适度超前布局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新基建”,将教育对象的精准、动态信息数据进行系统化有序化处理和储存,以此推动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运行。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建立动态更新的教育对象数据库。一是通过多源数据融合,精准识别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行为习惯和需求偏好。二是建立分级分类的数据管理体系,实现教育对象的精准画像。特别要注重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在数据采集、存储、使用全过程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规。
  依靠数智技术拓新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海量资源
  一是构建分类资源库。聚焦不同群体构建系统完整、分类有序的网上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精准把握不同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充分发挥数智技术快速检索、分类提炼、有效集成的功能。针对青少年、党员干部、产业工人、新业态从业者等不同群体,开发差异化教育内容。例如,面向青少年群体,重点开发互动性强、形式新颖的融媒体产品;面向党员干部,突出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内容。二是建立智能推送机制。运用推荐算法技术,实现“人找资源”向“资源找人”的转变:通过用户画像与资源标签的智能匹配,确保教育内容精准送达。三是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打破数据壁垒,整合各地优质资源,构建全国一体化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同时,建立资源评价机制,持续优化内容供给质量。
   依靠数智技术巩固网上思想道德教育的分众实效
  一是建立科学精准的多维评价模型。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包含认知理解度、情感认同度、行为践行度在内的三维评估体系。通过智能终端采集学习时长、互动频次等行为数据,运用情感计算技术分析学习者的情绪变化和态度倾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评估系统,实现教育效果的可视化呈现和动态化跟踪,为精准施教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构建高效协同的反馈优化机制。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思想道德教育大数据中心,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深度挖掘教育过程中的共性难点和个性需求,形成“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策略调整—效果验证”的完整闭环。三是打造示范引领的创新实践体系。在革命老区、高校集聚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网络德育示范基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培育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思政慕课,打造“智慧德育”品牌矩阵。建立创新案例库和最佳实践手册,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形成“一地创新、全域共享”的良好格局。
  数智技术为网上思想道德教育分众化、精准化带来全新机遇,通过打造对象数据库、拓新海量教育资源、巩固分众实效,推动了教育模式创新。未来,需不断深化数智技术应用,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推动网上思想道德教育迈向新高度,为社会发展筑牢思想道德根基。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委党校2024年度教研咨一体化创新工程青年项目“湖湘红色文化资源赋能统战工作的哲学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2024KZGQ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