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意蕴研究
文章字数:4187
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新理论形态,集中体现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底色和独特优势,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新形态。它以鲜明的人民性和“全过程”的民主闭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与中国式现代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也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和全球公共治理贡献着中国智慧。
关键词: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实现人民民主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并将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刻解答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和参与机制,带领人民走上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对于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全新概括,集中体现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底色和独特优势,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新形态。深刻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和价值意蕴,对于我们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民主政治提供借鉴,为全球公共事务治理提供新思路。
一、突出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
从性质上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无疑属于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和“人民民主”都彰显着社会主义民主对于人民主权的要求和规定。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提出的政治生活的理想。由于资本主义民主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之上,因此它虽然承认公民在政治上拥有的平等权利,但却并没有实现人的经济和社会解放,没有实现社会成员经济和社会权利的平等,这就使得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其所诉诸的民主实践形式也是形式主义的。而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制的基础上,因此是在经济平等基础上实现的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与政治平等的互相强化又使得社会平等得以成为现实。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才是大多数人的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1]。
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绝大多数人共同享有的民主。在中国,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主体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的范畴也不断扩大。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各民主阶级联合”到建国之初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到如今的“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涵盖社会上最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保证人民不仅掌握主权,还能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的治权。在中国,人民主权不是一种抽象的原则,而是一种政治实践状态。民主不仅仅体现在每隔几年选举一次国家的或地方的领导人这样的政治事件上,而且还体现在事关国计民生、经济社会良好运行的各项公共事务中。人民不仅有民主选举的权利,还拥有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这种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的民主实现了民主与治理的有机统一,保障人民的广泛民主权利,是最真实的民主。
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千百万人民群众通过共同奋斗争取来的,因此其目标旨向必然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根本主体,以全过程为实践要求,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民主发展的价值旨归,通过全链条的制度安排确保民主全方位、全覆盖,有效保障人民权益,化解矛盾冲突,因此也能最大程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人民主人翁意识,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定运行。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能推动人民民主的不断完善,形成民主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因此,全过程的人民民主也是最管用的民主。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始终将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放在首位,既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基,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
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特征和民主要求。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民主都是其中的重要特征和目标。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从战略高度阐释了民主之于现代化的重要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发展现代民主政治。在我国,民主与现代化是相互促进、辩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是以人为主体的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社会主义民主确立了最广大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落实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但其更深层的意涵在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气。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鲜明的人民性为底色,以全过程的民主程序和安排为基本特征,切切实实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既能契合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又能够有效整合社会力量,缓解矛盾冲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能够推动现代化快速发展、社会和谐有序的高质量民主。
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从世界范围看,民主制度与国家治理本身就具有相背离之处。民主强调程序,治理追求效率,过分强调民主程序而忽视治理效率,往往导致议而不决、一盘散沙;过分强调治理效率而忽视民主程序,又容易排斥民意、独断专行,这两种现象,都严重影响国家发展和政治文明进程。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政治运行,把人民当家作主有机嵌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人民民主与国家治理的有机统一。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全体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经验,由此形成的一整套民主制度体系,有力支撑着民主政治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塑造现代化的国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指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民主素养就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受封建专制体制下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多民众缺乏民主素养或民主素养不高,这就需要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对于公民现代民主素养的锻炼和培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通过鼓励和保障民众广泛持续的民主参与,使人民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更为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在参与民主实践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增强民主意识,提升民主素养,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政治素养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
三、展现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形态。它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守正创新,也有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制度的批判与超越,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一种现代政治文明的新形态。这种政治文明新形态,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民主政治提供借鉴,也能为全球公共治理提供新思路[3]。
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世界各国探索和实践民主政治提供新方案。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为某一国或某一主义所专属。然而,长期以来,民主被冠以西方标准,贴上西方标签,只要不符合西式民主“一人一票”“多党制”的民主模板,就不被承认是民主国家,甚至有国家借助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将自身的民主模板强加给别国,造成他国政权颠覆、社会动荡。事实证明,西式民主只是人类探索和实践民主政治的一种模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世界各国探索民主政治的进程中,理应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中国提供给世界各国的新方案,它将民主诠释为人民当家作主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具体落实,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可以为其他国家的民主探索与实践提供新智慧、新方案。
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类发展民主政治确立了新目标。民主的本意是“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有效运行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能真正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立场上的政治组织的领导,否则极易陷入“低效民主”“劣质民主”的泥淖,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新型民主形态,它通过将人民主权具体落实为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了国家权力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所行、为人民所享,无疑更契合民主的本义。
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全球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错综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甚至高度联动,全球治理赤字日趋固化且不断加剧,这些全球公共性问题的治理亟需各国在民主化的制度和程序保障下共同参与解决。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最大多数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提供便利,自然也能为全球公共事务的治理提供一定借鉴。将全过程人民民主放在全球公共事务治理的层面理解,一方面意味着,全球公共事务的处理需要世界各国在主权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参与解决,各国应尽力避免“大国霸权”和世界一元化格局;另一方面意味着,全球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世界各国人民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推动全球公共性问题的治理和建设。[4]
综上,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政治理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实践民主政治的经验和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将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必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国际认同,从而创造出更加伟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桑玉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探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3]曹世红,韩柱.理论·内涵·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重维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3).
[4]汪仕凯.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实现人民民主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并将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刻解答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和参与机制,带领人民走上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对于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全新概括,集中体现了中国式民主的鲜明底色和独特优势,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新形态。深刻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优势和价值意蕴,对于我们深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民主政治提供借鉴,为全球公共事务治理提供新思路。
一、突出人民本位的价值取向
从性质上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无疑属于社会主义民主,“全过程”和“人民民主”都彰显着社会主义民主对于人民主权的要求和规定。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提出的政治生活的理想。由于资本主义民主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之上,因此它虽然承认公民在政治上拥有的平等权利,但却并没有实现人的经济和社会解放,没有实现社会成员经济和社会权利的平等,这就使得资本主义所倡导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其所诉诸的民主实践形式也是形式主义的。而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制的基础上,因此是在经济平等基础上实现的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与政治平等的互相强化又使得社会平等得以成为现实。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才是大多数人的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就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属性[1]。
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绝大多数人共同享有的民主。在中国,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主体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的范畴也不断扩大。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各民主阶级联合”到建国之初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到如今的“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因此,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涵盖社会上最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保证人民不仅掌握主权,还能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的治权。在中国,人民主权不是一种抽象的原则,而是一种政治实践状态。民主不仅仅体现在每隔几年选举一次国家的或地方的领导人这样的政治事件上,而且还体现在事关国计民生、经济社会良好运行的各项公共事务中。人民不仅有民主选举的权利,还拥有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这种全链条、全覆盖、全方位的民主实现了民主与治理的有机统一,保障人民的广泛民主权利,是最真实的民主。
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千百万人民群众通过共同奋斗争取来的,因此其目标旨向必然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根本主体,以全过程为实践要求,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民主发展的价值旨归,通过全链条的制度安排确保民主全方位、全覆盖,有效保障人民权益,化解矛盾冲突,因此也能最大程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人民主人翁意识,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定运行。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能推动人民民主的不断完善,形成民主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因此,全过程的人民民主也是最管用的民主。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始终将人民的利益和诉求放在首位,既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基,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2]。
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特征和民主要求。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民主都是其中的重要特征和目标。邓小平同志也曾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从战略高度阐释了民主之于现代化的重要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内在要求发展现代民主政治。在我国,民主与现代化是相互促进、辩证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是以人为主体的现代化,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汇集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社会主义民主确立了最广大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落实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但其更深层的意涵在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气。全过程人民民主以鲜明的人民性为底色,以全过程的民主程序和安排为基本特征,切切实实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既能契合社会主义制度属性,又能够有效整合社会力量,缓解矛盾冲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能够推动现代化快速发展、社会和谐有序的高质量民主。
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从世界范围看,民主制度与国家治理本身就具有相背离之处。民主强调程序,治理追求效率,过分强调民主程序而忽视治理效率,往往导致议而不决、一盘散沙;过分强调治理效率而忽视民主程序,又容易排斥民意、独断专行,这两种现象,都严重影响国家发展和政治文明进程。而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政治运行,把人民当家作主有机嵌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人民民主与国家治理的有机统一。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四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全体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经验,由此形成的一整套民主制度体系,有力支撑着民主政治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效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塑造现代化的国民。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指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民主素养就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受封建专制体制下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很多民众缺乏民主素养或民主素养不高,这就需要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对于公民现代民主素养的锻炼和培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通过鼓励和保障民众广泛持续的民主参与,使人民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不仅有利于提升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更为重要的是,人民群众在参与民主实践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增强民主意识,提升民主素养,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政治素养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
三、展现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形态。它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守正创新,也有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制度的批判与超越,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一种现代政治文明的新形态。这种政治文明新形态,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民主政治提供借鉴,也能为全球公共治理提供新思路[3]。
首先,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世界各国探索和实践民主政治提供新方案。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为某一国或某一主义所专属。然而,长期以来,民主被冠以西方标准,贴上西方标签,只要不符合西式民主“一人一票”“多党制”的民主模板,就不被承认是民主国家,甚至有国家借助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将自身的民主模板强加给别国,造成他国政权颠覆、社会动荡。事实证明,西式民主只是人类探索和实践民主政治的一种模式,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世界各国探索民主政治的进程中,理应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中国提供给世界各国的新方案,它将民主诠释为人民当家作主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具体落实,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可以为其他国家的民主探索与实践提供新智慧、新方案。
其次,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类发展民主政治确立了新目标。民主的本意是“大多数人的统治”,其有效运行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能真正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立场上的政治组织的领导,否则极易陷入“低效民主”“劣质民主”的泥淖,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新型民主形态,它通过将人民主权具体落实为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了国家权力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所行、为人民所享,无疑更契合民主的本义。
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全球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错综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甚至高度联动,全球治理赤字日趋固化且不断加剧,这些全球公共性问题的治理亟需各国在民主化的制度和程序保障下共同参与解决。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最大多数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提供便利,自然也能为全球公共事务的治理提供一定借鉴。将全过程人民民主放在全球公共事务治理的层面理解,一方面意味着,全球公共事务的处理需要世界各国在主权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参与解决,各国应尽力避免“大国霸权”和世界一元化格局;另一方面意味着,全球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世界各国人民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推动全球公共性问题的治理和建设。[4]
综上,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政治理念,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实践民主政治的经验和智慧,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将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必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国际认同,从而创造出更加伟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桑玉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探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
[3]曹世红,韩柱.理论·内涵·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三重维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3).
[4]汪仕凯.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