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数字进路
樊帅领
文章字数:1508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数字技术正在重塑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组织架构、技术场景、话语体系,面临价值多元“阻滞”、个性服务“悬浮”、数字联通“失衡”等挑战。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要从价值引领、数智赋能、融合驱动等方面深化数字进路,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价值引领:以主流价值驾驭技术,厚植数字化人文情怀
  一是强化价值引领。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应当坚定不移地强化价值引领,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围绕家国认同、价值引领、文化认同等进行技术选择和育人场景构建,“打造党的理论宣传教育平台”,以沉浸式、体验式等方式开展党建工作主题讲座、专题研讨等,引导师生坚定政治立场。主题讲座可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凸显主流意识形态内涵。专题研讨则可以组织师生围绕特定价值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在情感教育、价值引导中增强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和坚守。
  二是壮大主流价值。建立健全信息筛选机制,精心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准确、富有价值的党建内容。打造专业党建团队,借助数字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严格筛选和审核,去除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的干扰。根据党建发展要求和师生的兴趣与需求,精准推送党建资源,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
   二、数智赋能:聚焦共性需求与个性服务,推动核心价值观践行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优化数字党建平台。党建主体要把数字党建平台纳入智慧校园建设整体规划,加强数字党建平台建构,建构跨部门的数据协同,坚持数据驱动,强化动态闭环,实现个性化对接和智能化匹配,推动党建数据采集、存储、传输、运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优化数字党建平台内容建构和表征图景,选用师生党员乐学好用的图像化、交互式党建形式,提高党建数据的精准推送和即时交互,推进党员管理、组织生活、支部建设等党建活动的数智化。
  二是精准对接共性需求与个性要求。围绕广大师生职业发展、具体需求等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访谈、网络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和个人访谈,精心选取不同年龄段、岗位、学科的师生代表,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在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及个性化需求,确保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运用数字技术对既有数据进行深入挖掘、系统分析和综合研判,精准找出不同群体间的共性特征与需求差异,为制定共性补给和个性方案提供数据依据。同时,运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技术发现潜在的需求趋势,为优化服务提供前瞻性指导。
   三、融合驱动:以数字联通赋能,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一是推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师生党建工作必须强化技术供给,推动传统党建工作设备的数字升级,积极打造数智技术“新基建”。推进智慧教室、数字党建、虚拟现实等硬件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党建生态系统。同时,打破技术壁垒,弥合数字鸿沟,建立党建数字交互机制,建立健全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区域联盟,如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长三角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共同体建设,推进优质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是以融合联通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要打破“信息茧房”“去中心化”等技术束缚,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数字殖民”,以培根铸魂为本,以数字技术为用,以优质数字资源沉浸式、交互式体验不断开辟党建新场景、新空间,以数据联通、算法分析构建精准化、层次性、个性化的新型党建方式,帮助师生党员体悟生活生命、涵养家国情怀、正向形塑思想行为,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真理价值和人性之光。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项目“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镜像及创新机制研究”(2023jyxm0331);安徽理工大学党建研究专项课题“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数字化的实践限度及优化路径”(djkt2023-15)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