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从思想整风到自我革命: 论延安整风运动对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伟大工程的经验启示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董想
文章字数:3237
  延安整风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思想革命,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底色,成为党在历史转折中廓清迷雾、凝聚共识的精神典范。从延安整风时期的“思想整风”到新时代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思想建设引领党的建设,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深入挖掘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所蕴含的宝贵经验,对于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如何进行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
  (一)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延安那样艰苦的革命环境中,我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创下了彪炳千古的伟大功绩,离不开革命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激励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思想交织、相互冲突容易造成一些党员干部意识形态混乱和认知偏差。在这样的背景下,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新时代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伟大工程,首先是要夯实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之基。因此,我们要借鉴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经验,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构建坚实的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具体说来,首先是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训练,提高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
  政治训练是我党干部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性要求。早在古田会议时期,我党就把加紧政治训练运用到建党建军工作之中。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干部教育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政治训练,常态化识别干部政治素质,确保各级领导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数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都将坚定理想信念之基放在核心位置。
  (二)坚持实事求是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路线指引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虽是延安时期确立的,但自此之后成为各时期党和领导人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给世界提交了一份世界大党自身建设的中国答卷。我们需要看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党情国情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越发错综复杂。面对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审时度势,不断在实践中推进完善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工程。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泛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的根源是政绩观的错位和责任心的缺失。因此要想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就必须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要真正做到利为民所谋,为群众打造“民心工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在制定政策和推进工作过程中,我党始终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准确地把握国情、社情、民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高屋建瓴下,我国于2021年2月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将于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切实实现改革开放成果公平惠及每一位社会公民。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实施精准帮扶策略,实现了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伟大目标,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三)加强理论学习与理论创新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自我学习并从历史中汲取经验的学习型政党。延安整风运动中,我党通过创办党校、组织集体学习、设立学习小组等多个方式努力提升全党的理论水平,统一思想,营造了党内良好的学习氛围。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在历史新时期里,党中央依旧关心全党党员的理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调要沉下心来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读原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必须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既要学习贯彻党的最新思想理论研究成果,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待中国社会发展;也要坚持以史为鉴,从党的革命建设史中吸收经验教训、汲取奋进力量。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如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深刻把握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追求理论创新的美好品质。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思维,发扬延安精神中的创新精神,用创新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步向前,不断夺取党的思想建设新成就。
  (四)抓住“关键少数”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抓手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样解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深刻彰显了党中央建设为民服务、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对于领导干部队伍提出了极高的期待。
  事实上,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管理的要求能不能落到实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非常重要。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出样子,下面就会跟着来、照着做。”让各级领导干部经受严格思想淬炼,成为纵深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的关键力量,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是我党在新时代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伟大工作的重要抓手。为达成这一目标,我们需从多方面精准发力。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建立健全督学促学机制,落实领导干部理论武装的政治责任。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各级领导干部既是“践行者”,也是“带头人”,肩负着主体责任、领导责任与示范责任。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成为理论学习的积极组织者、有力推动者,更要率先垂范,成为学深悟透的先行者,以自身的学习热情与深刻领悟,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理论学习的热潮,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二是要健全考核机制,秉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严格依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人用人。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以鲜明的导向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政治上可靠、党和人民放心的好干部,为推进思想建设伟大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