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推动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融—— 轨道交通行业基层党务工作与业务融合的实践探索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有限公司 吕兰钰
文章字数:150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基层党务与业务互促共融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本文将从优化组织架构、开展机制创新、进行载体建设三个方面阐述。
   一、优化组织架构
  按照轨道交通企业所辖的具体专业类型,结合职工办公地点、工作方式、详细班制,在企业内部组建不同专业的党支部。完成组织建设后,再根据实际业务、职工角色,按照选举规定完成支部委员会成员、党小组长等关键骨干力量推选及任命,为推动基层党务工作与业务融合奠定基础。
   二、开展机制创新
  1.设立两组融合机制。将生产班组业务与党小组事务进行融合。调整党小组数量及人员组成,将党小组按照具体的细分专业划分。一是将内部业务会与党小组会融合,形成先学习政策、收集诉求,再商讨问题、形成决策的链路。二是专业融合,安排职能部门党员参与生产班组的党小组会,跨专业明确协作堵点、漏点,并及时提供技术支撑、后勤保障。
  2.设立联络协同机制。针对一个支部所辖好几个不同部门的情况,在每个部门设置联络员,形成由党务干事发起,经过联络员、流向部门负责人再转至一线职工的流转链路,能缩短处理流程、精准传递任务、提升信息流转效率、减少部门间的重复性工作。
  3.设立支部帮扶机制。一是进行支部间帮扶。组织基础薄弱支部与先进支部结对,签订帮扶协议、学习先进工作方法、台账梳理技巧、申报星级支部经验。二是开展支部内部帮扶。在支部内设立三级帮扶模式:通过支部委员、党小组长/党员骨干、普通党员这三个层级传导帮扶效用。设立下沉现场帮扶模式:依托应急值班、实战演练、现场检查、会议融合多种模式,组织党员跨专业跟岗学习,打破专业壁垒。设立党务工作帮扶模式:协同三个部门,以老带新,培养后备党务人员,协助完成考核、评星申报等工作。
   三、进行载体建设
  在基层党支部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以服务生产经营为中心,以“设岗、划区、建队、立项”为载体,着力打造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队和党员攻关项目。
  1.设岗。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的。结合企业内各部门工作实际、党员特点和专业特性,设定不同类型的党员示范岗,用于指导党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亮身份、亮职责、亮风采。可适当设置示范岗具体标准,从党员中优中选优,主要由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质量好、工作作风实、工作业绩突出的党员担任。
  2.划区。依据党员个人特点和具体办公区域,划定责任区域、界定范围,通过给党员提要求、交任务、明责任、搭平台,组织党员带动责任区内群众合力完成业务工作。可通过组织内部推选确定责任区负责人,负责人牵头组织区域内党员,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责任区内群众提高思想觉悟,同时定期在区域内开展意见征集活动及时向党组织反馈群众要求和意见。
  3.建队。设置党员先锋队,如遇急难险重任务或突发事件时,充分发挥党员冲锋在前的作用。可在先锋队内实行队长负责制,能根据任务要求和形势变化,在疫情防控、抗洪抢险、新线筹备、技术攻关、安全生产等各类关键时刻进行保障。同时先锋队内由队长统筹,安排党员经常性组织队员学技术、学业务、学规章,开展各项技能比武和实操演练,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水平。
  4.立项。结合企业内的科技应用研究、技术升级与优化改造,“五小”创新活动、“QC”质量攻关等要求,设立党员攻关项目,党员牵头联合职工按照时间节点、文件要求,对具体目标进行攻关,合力完成任务。
   四、结束语
  加强党建引领,夯实企业发展根基。结合指标及重点工作要求,在推动各项任务的具体落实中,就不同专业特性,发挥“两组融合”作用、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切实推动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融。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