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以八项规定为镜:在深学细悟中筑牢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
文章字数:1799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党的事业成败,一直是党的建设的关键课题。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中央八项规定,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短短数百字,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八个具体方面,对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新风貌、新气象,也为全党筑牢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指明了方向。
一、深学八项规定,领悟作风建设的内涵要求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内容丰富、要求严谨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准确领会其中的具体要求,了解规定对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出的细致规范,比如精简会议活动、改进会风,摆脱文山会海的束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基层调研和服务群众中;改进新闻报道,突出基层和民生导向,进一步拉近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等。只有精准掌握这些具体要求,才能在实践中有的放矢,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真正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要深刻理解八项规定精神背后的价值理念,认识到其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细悟八项规定,把握作风建设的价值意蕴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所以能成为改进作风的破题之策和重要抓手,关键在于其深刻的价值意蕴。
从党的性质宗旨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来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体现了党对党员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有助于防止党员干部滋生特权思想和官僚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角度分析,良好的作风是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改进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保障。
三、以八项规定为镜,筑牢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
党员干部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时刻对照反思,不断强化自身作风建设。
一是强化党性修养,把党性原则立起来。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的理论、历史,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等方式,不断强化党性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始终以良好的作风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是增强纪律意识,把纪律规矩挺在前。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纪国法,充分认识到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纪律要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执纪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这些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不能心存侥幸、触碰红线。只有将纪律和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坚守廉洁底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本色。
三是坚持务实担当,把责任使命扛在肩。良好的作风体现在务实担当上。党员干部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工作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善于作为。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要发扬斗争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坚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持续筑牢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前进。
作者单位:1.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2.青岛润水水务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3.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一、深学八项规定,领悟作风建设的内涵要求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内容丰富、要求严谨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准确领会其中的具体要求,了解规定对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出的细致规范,比如精简会议活动、改进会风,摆脱文山会海的束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基层调研和服务群众中;改进新闻报道,突出基层和民生导向,进一步拉近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等。只有精准掌握这些具体要求,才能在实践中有的放矢,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真正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要深刻理解八项规定精神背后的价值理念,认识到其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细悟八项规定,把握作风建设的价值意蕴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之所以能成为改进作风的破题之策和重要抓手,关键在于其深刻的价值意蕴。
从党的性质宗旨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判者。
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来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体现了党对党员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有助于防止党员干部滋生特权思想和官僚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角度分析,良好的作风是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改进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厚植党的执政基础,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群众保障。
三、以八项规定为镜,筑牢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
党员干部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时刻对照反思,不断强化自身作风建设。
一是强化党性修养,把党性原则立起来。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的理论、历史,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等方式,不断强化党性意识,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始终以良好的作风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是增强纪律意识,把纪律规矩挺在前。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纪国法,充分认识到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纪律要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执纪监督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曝光。这些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不能心存侥幸、触碰红线。只有将纪律和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坚守廉洁底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本色。
三是坚持务实担当,把责任使命扛在肩。良好的作风体现在务实担当上。党员干部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工作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善于作为。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要发扬斗争精神,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学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始终坚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镜,持续筑牢作风建设的政治根基,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前进。
作者单位:1.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2.青岛润水水务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3.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