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安徽气象博物馆科普团队:播撒科学智慧火种
文章字数:1134

安徽气象博物馆科普团队由芜湖市气象局张丽、史晓金等六名骨干组成。他们深耕气象科研与科普一线,主持完成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制定标准3项,获发明专利10余项,为科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团队负责人张丽,现任安徽气象博物馆副馆长,是安徽省基层优秀气象人才、芜湖市首批科普专家。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在科研与科普的双赛道上不断突破创新,多次荣获安徽省气象科技成果一等奖、安徽省气象创新成果三等奖等。团队成员沙童、黄慧等在各类科普讲解大赛中大放异彩,斩获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等重要奖项。此外,团队成员多次获得安徽省气象局嘉奖,被授予安徽省最美气象科技工作者、芜湖市巾帼建功标兵、芜湖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团队先进事迹在《中国气象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广泛传播,成为气象科普领域的闪亮名片。
匠心筑馆,打造科普地标
2020年起,团队全力筹建安徽气象博物馆,精心设计展陈方案。2023年世界气象日,安徽省首个气象行业博物馆正式开馆,年开放超300天,累计接待观众2万余人次,获评全国气象科普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依托场馆,团队开展“探索天机气象研学”等主题活动数十场,线上线下覆盖超千万人次。
创新传播,突破科普边界
团队创作图文、音视频科普作品1000余部,原创文章《警惕呼风唤雨背后的潘多拉魔盒》获全国科技伦理征文大赛三等奖;研发的文创产品获安徽省气象科普作品大赛第一名。同时,团队打造线上数字馆,推出《芜湖百年气象的前生今世》等新媒体作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广泛传播。
扎根基层,延伸科普触角
除了依托博物馆开展科普活动,团队还积极深入社区、学校等,将气象知识送到公众身边。在社区,他们举办科普讲座,为居民讲解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发放科普资料,让气象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开展互动游戏,让居民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气象知识。在学校,他们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团队充分利用多元化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广泛传播气象知识。他们的科普活动覆盖了气象行业专业人员、科研人员,以及中小学生、大学生和普通市民等各个群体,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气象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全民气象科学素养。此外,团队还积极与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等合作,共同推动气象科普事业的发展。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气象科普产品,与政府部门合作举办气象科普展览和讲座,通过多方联动,为气象科普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这支团队以科研为基、创新为翼、服务为本,未来将继续拓展气象科普的深度与广度,让科学之光照亮更多人心。
(全媒体记者 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