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刘会生:扎根基层 甘做农业技术传播人
文章字数:1455
作为一名奋战在农村一线34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刘会生扎根大地,辛勤耕耘,如“春蚕”一般把青春奉献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情怀和梦想,为了大地的丰收,甘愿用汗水热洒沃土。
心系农业生产 帮助农民增收
他深知,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技人员既要推广农业技术,提升硬核力量,也要大力引进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让其“落地开花”,天气和种植技术是影响农业效益的两大因素。以前,农民是“看天吃饭”,农作物经济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科技农业推广后,如何减少天气、病虫害对农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帮助农民精细化耕种管理,都对农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农民提升经济效益,刘会生白天工作,晚上召集农场成员开会,出点子、掌方向、谋营销,经常会开到夜里一两点钟。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找技术,到县直部门要项目,不论是什么时间,只要村民们有需要,刘会生便会不辞辛劳帮助他们。
“我们近几年的农业发展如此之快,从一开始几万元的小项目都不敢做,到现在几百上千万的项目都在做,这都是刘主任为我们默默奉献的结果。”岳西县鸿志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储鸿志说。
“刘主任,在茶叶科技小院经常一蹲点就是3-4天,白天追到茶山给茶农讲解采茶要点,春茶采完利用乡村振兴夜校给群众培训茶树修剪及病虫害防范知识,不论晴天雨天周末放假都及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传授茶农最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岳西县龙之谷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许贻民说。岳西县龙之谷公司在茶叶科技小院的技术支撑下,近几年收购茶鲜叶10多万公斤,为茶农增收150多万元。
当好“科技红娘”助力乡村振兴
在头陀镇,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随处可见。“茶叶科技小院”(2024年被中国农技协评为“全国最美科技小院”)、“甜糯玉米全产业链教授博士工作站”,他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以“舞动龙头”带动头陀产业实现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科技学院的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品精细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积极争取支持,为头陀镇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2024年,2个安徽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在岳西县头陀镇实施。为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猪群体结构,提高产仔数及改善肉质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持。应用生猪健康养殖技术2项、新模式2项;开展培训指导,成果技术辐射示范周边;建立“科技支撑+成果转化+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户)+村集体”综合利用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户(脱贫户)8户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助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
专注科普,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在做好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刘会生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以他为队长的76人科普志愿服务队在头陀成立,服务队旨在线上线下齐发力,把科普工作做到每一个角落。线上科普服务活动时长1035小时,微信、QQ、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发播各类科普信息600余条;线下科普助农活动200多场次,有效地提升了头陀镇全民科学素质。日常,刘会生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培训工作。科普志愿服务队人员走遍全镇5个村135个村民组,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提供面对面、心连心的农技服务。卫生科普活动,给农民群众免费发放健康科普资料500余份,对村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广阔农村的田间地头、猪栏羊舍,不论是农技推广还是科普工作,他总是说:“大家信任我,那我就更要多做、多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心系农业生产 帮助农民增收
他深知,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技人员既要推广农业技术,提升硬核力量,也要大力引进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让其“落地开花”,天气和种植技术是影响农业效益的两大因素。以前,农民是“看天吃饭”,农作物经济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科技农业推广后,如何减少天气、病虫害对农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帮助农民精细化耕种管理,都对农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农民提升经济效益,刘会生白天工作,晚上召集农场成员开会,出点子、掌方向、谋营销,经常会开到夜里一两点钟。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找技术,到县直部门要项目,不论是什么时间,只要村民们有需要,刘会生便会不辞辛劳帮助他们。
“我们近几年的农业发展如此之快,从一开始几万元的小项目都不敢做,到现在几百上千万的项目都在做,这都是刘主任为我们默默奉献的结果。”岳西县鸿志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储鸿志说。
“刘主任,在茶叶科技小院经常一蹲点就是3-4天,白天追到茶山给茶农讲解采茶要点,春茶采完利用乡村振兴夜校给群众培训茶树修剪及病虫害防范知识,不论晴天雨天周末放假都及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传授茶农最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岳西县龙之谷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许贻民说。岳西县龙之谷公司在茶叶科技小院的技术支撑下,近几年收购茶鲜叶10多万公斤,为茶农增收150多万元。
当好“科技红娘”助力乡村振兴
在头陀镇,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随处可见。“茶叶科技小院”(2024年被中国农技协评为“全国最美科技小院”)、“甜糯玉米全产业链教授博士工作站”,他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以“舞动龙头”带动头陀产业实现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科技学院的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品精细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积极争取支持,为头陀镇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2024年,2个安徽省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在岳西县头陀镇实施。为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猪群体结构,提高产仔数及改善肉质品质提供了技术支持。应用生猪健康养殖技术2项、新模式2项;开展培训指导,成果技术辐射示范周边;建立“科技支撑+成果转化+合作社+基地+农户(脱贫户)+村集体”综合利用模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户(脱贫户)8户增收,促进村集体经济壮大,助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
专注科普,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在做好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刘会生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以他为队长的76人科普志愿服务队在头陀成立,服务队旨在线上线下齐发力,把科普工作做到每一个角落。线上科普服务活动时长1035小时,微信、QQ、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发播各类科普信息600余条;线下科普助农活动200多场次,有效地提升了头陀镇全民科学素质。日常,刘会生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培训工作。科普志愿服务队人员走遍全镇5个村135个村民组,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提供面对面、心连心的农技服务。卫生科普活动,给农民群众免费发放健康科普资料500余份,对村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广阔农村的田间地头、猪栏羊舍,不论是农技推广还是科普工作,他总是说:“大家信任我,那我就更要多做、多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