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慢阻肺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邓兵
文章字数:157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经常听到“慢阻肺”这个词,但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并不深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想要有效预防和应对它,首先要搞清楚其主要病因。
   一、吸烟:首当其冲的“健康杀手”
  吸烟是导致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达 7000 余种化学物质,其中至少 250 种是有害的,69 种具有致癌性。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气道上皮细胞,破坏气道的正常防御功能。长期吸烟会使气道反复发生炎症,逐渐导致气道狭窄,气流受限,最终引发慢阻肺。研究表明,吸烟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比不吸烟人群高出 2 - 8 倍,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患病风险就越高。例如,一位每天吸烟 20 支,烟龄超过 20 年的老烟民,患慢阻肺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不仅如此,二手烟同样危害巨大,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的人,患慢阻肺的风险也会明显升高。
   二、空气污染:看不见的“健康威胁”
  除了吸烟,空气污染也是引发慢阻肺的重要因素。室外空气污染中,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建筑扬尘等含有大量的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会进入呼吸道,刺激和损伤气道及肺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气道壁增厚、狭窄,降低肺功能。在一些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慢阻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室内空气污染同样不容小觑,厨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尤其是采用高温煎炸方式时,会产生大量有害的油烟颗粒;还有室内燃煤取暖、生物燃料燃烧(如木材、秸秆)释放的烟雾,都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普遍使用生物燃料做饭和取暖,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当地居民患慢阻肺的比例相对较高。
   三、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特定人群的“健康隐患”
  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煤矿、纺织厂、采石场等工作场所产生的煤尘、棉尘、矽尘,以及化工厂中的甲醛、氯气、氨气等化学物质,会对呼吸道造成慢性刺激和损伤,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例如,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煤尘,容易引发煤工尘肺,进而发展为慢阻肺;纺织厂的工人由于长期接触棉尘,也会出现气道阻塞和肺功能下降的情况。研究显示,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群,若不做好防护措施,患慢阻肺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出 3 - 5 倍。
   四、感染因素:疾病进展的“催化剂”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生和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会导致气道和肺部炎症加剧,损伤肺组织和气道结构,使原本存在的气流受限进一步加重。对于已经患有慢阻肺的患者来说,一次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就可能导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加重,甚至引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慢阻肺患者因感染流感病毒而住院治疗的人数会显著增加。而且,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还会加速肺功能的下降,使病情逐渐恶化。
  五、个体因素:不可忽视的内在原因
  除了上述外部因素,个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也与慢阻肺的发病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一定作用,α - 1 抗胰蛋白酶缺乏是一种常见的遗传因素,这种蛋白酶能够保护肺部组织免受蛋白酶的破坏,缺乏时,肺部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增加患慢阻肺的风险 。此外,年龄增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肺功能会自然衰退,气道弹性减弱,呼吸肌力量下降,这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上慢阻肺。还有,儿童时期反复发生的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发育,导致成年后患慢阻肺的风险升高。同时,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因素,也会削弱机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增加患病几率。
  了解了慢阻肺的这些主要病因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比如戒烟、避免暴露在污染环境中、做好职业防护、预防呼吸道感染等,以此降低患病风险,守护肺部健康。
  作者单位:潜山市立医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