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植物奇妙说——我为飞絮正名》:解锁飞絮背后的科学密码
文章字数:1033
    《植物奇妙说——我为飞絮正名》科普短视频。


  每年4-5月,杨絮、梧桐絮如雪花般肆意飘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出行不便、健康受扰,甚至潜藏火灾隐患。在此背景下,《植物奇妙说——我为飞絮正名》这部科普作品宛如一场及时雨,为公众拨开了飞絮的“迷雾”,带来了全新的认知。
  这部作品在科学性上展现出了深厚的功底。它没有停留在对飞絮现象的简单描述,而是深入到微观层面,多角度剖析飞絮背后的科学原理。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详细解释了飞絮是植物繁殖的一种自然方式,是种子传播的重要途径;从气象学层面,阐述了温度、湿度、风力等气象因素如何影响飞絮的飘飞和扩散。通过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解,观众能够清晰地了解飞絮的产生、传播机制,明白飞絮并非无端扰人的“麻烦”,而是大自然生态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趣味性方面,作品同样表现出色。它摒弃了传统科普作品枯燥乏味的表述方式,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比如,把飞絮比作植物的“小伞兵”,形象地描绘出它们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奇妙过程;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如人们戴着口罩在飞絮中艰难前行的场景,引发读者的共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兴趣,让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即使是科学知识储备有限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
  除了科学性和趣味性,《植物奇妙说——我为飞絮正名》还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
  在实用性上,它为人们应对飞絮困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建议。比如,提醒人们在飞絮高发期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眼镜等;介绍了一些减少飞絮影响的城市绿化管理方法。在社会价值方面,它引导公众正确认识飞絮现象,从而更加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让人们明白,飞絮虽然带来了一些不便,但砍伐或换树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寻求与飞絮和谐共处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优秀的科普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荣获2024年自然资源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暨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以及2024年安徽省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第一名等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作品质量的肯定,更是对科普工作者辛勤付出的鼓励。
  《植物奇妙说——我为飞絮正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它以科学的视角、生动的方式、实用的价值,为公众打开了一扇了解飞絮、认识自然的大门。它不仅能够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还能为“科普安徽”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科普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相信在它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理解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行列中来,共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实习记者 师亚萍)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