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幼儿绘本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文章字数:2676
绘本凭借其图文并茂、深受幼儿喜爱的特点在幼儿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和研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将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运用于幼儿绘本教学中,通过围绕某个主题,将多本相关联的绘本有效串联组合在一起、相互补充或分析比较组合成一个小“绘本群”开展系列化、结构化的绘本教学活动,能更好地深化幼儿对该主题的理解,提升阅读能力,助推深度阅读。
一、科学整合,紧扣核心经验
在选择绘本的时候,教师不能盲目地选择多本绘本随意整合,而是需要分析绘本的特质与内涵,紧扣语言、科学、健康等各大领域的幼儿学习核心经验,科学系统地整合绘本群开展教学,促进认知能力发展,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科学探究部分指出:“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以及“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在落实《指南》要求,学习按一定规律排成的序列模式这一数概念的时候,教师认真挑选、仔细分析了三本绘本《乱七八糟魔女之城》《找规律》《燕子,你还记得吗?》,依据幼儿学习特点按先后顺序层层推进展开绘本群文阅读。该绘本群文阅读活动先由绘本《乱七八糟魔女之城》开始,在有趣的冲关游戏中去感知和寻找绘本中各种规律排列的模式,对于规律排序模式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绘本《找规律》的阅读,发现砖块的排列、斑马线的颜色等等都是有规律的,了解了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最后开展绘本《燕子,你还记得吗?》的阅读,以了解燕子迁徙知识为主线,学习四季循环的大自然周期性规律。
围绕“按规律排序的模式”主题开展的绘本群文阅读活动,通过层层递进巧设学习阶梯,帮助幼儿感知体验、理解掌握该数学核心经验,然后引发幼儿回归生活中的学习,探索自然科学,提高了幼儿理解、探索世界的兴趣和能力。
又如:《指南》中提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绘本群文阅读活动,形成阶梯递进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自理能力。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通过讲述牙细菌哈克和迪克对牙齿大街的改造计划来生动解释蛀牙的形成过程。绘本《小熊不刷牙》通过小熊梦到自己不刷牙失去了牙齿,让幼儿体会牙齿的重要性。绘本《出发,刷牙小火车》则通过拟人化的“刷牙小火车”这一角色的视角,帮助幼儿了解刷牙的步骤和方法。绘本《我不怕看牙医》让幼儿了解看牙医的全过程,缓解对看牙医的恐惧。
“蛀牙预防与保护口腔健康”主题的绘本群文阅读活动,采用阶梯式学习路径帮助幼儿通过绘本了解了细菌、食物残渣与蛀牙的关系;掌握了正确刷牙的方法;消除了就医的恐惧感。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家园协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二、巧设提问,学习阅读方法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准提问为幼儿搭建思维支架,习得阅读方法。如:有些绘本在叙事逻辑和情节发展上有着比较相似的结构,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支持性的问题帮助幼儿观察和比较来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学习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绘本《嘀嘀嘀!公共汽车》中,前一页车站的外观就是后一页要上车的小动物形象,前后页的联系显而易见;而绘本《谁的家到了》,每一次小动物快到家时,前一页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线索,比如前一页上草丛里有一双兔子耳朵,后一页小兔的家就到了。将这两本绘本给幼儿在同一时间段进行自主阅读,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接下来是谁来了?”“谁的家到了?”“你是怎么发现的?”等问题,逐步引导和帮助幼儿发现前后页的联系,并鼓励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观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幼儿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通过结合绘本叙事结构相似这一特点设计支持性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帮助幼儿串联前后画面的关联信息,理解绘本情节发展,掌握前后页联系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理解的策略。
三、注重体验,促进绘本理解
幼儿的阅读理解需要有绘本相对应的生活经验支持。我们在开展绘本群文阅读的时候,也应通过多种活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的内容,增强绘本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围绕“寄信”主题开展的绘本群文阅读活动中,幼儿对绘本《小熊邮递员的一天》中提到的什么是真正的信并不了解;在阅读绘本《米米熊寄信》的时候,幼儿对信封上的文字、邮筒、邮局产生了疑问;在阅读绘本《金牌邮递员》的时候,幼儿十分好奇为什么邮递员总是穿着绿色的衣服?画面上家家户户门口方方的信箱又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了解幼儿对于寄信这一生活经验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绘本的理解。所以我们开展了生活体验活动“寄信”,结合上述幼儿的问题与困惑,我们开展了寻找邮箱、亲子写信封、集体寄信、家里信箱收信、看邮递员开箱、观看邮局视频等系列活动。
经历了完整的寄信体验活动以后,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积累了关于寄信的直观经验,了解了邮递员这一职业,生活体验活动更好地帮助了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生活经验为幼儿的阅读理解提供了支架,激发了阅读兴趣,帮助幼儿更加主动深入地阅读,促进了绘本的理解能力。
四、创作表达,提高艺术审美
优秀的绘本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欣赏和比较不同绘本作品中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手法,并开展艺术创作活动,能对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产生极其有意义的影响。
例如:欣赏绘本《凯蒂的戏水记——点彩派名画》融入点彩派大师修拉的作品,带领幼儿走进点彩派的世界,幼儿也可以通过使用手指、棉签等蘸取颜料进行点画,发现点彩画派近看是小点点,远看是色块的神奇作画方式。欣赏绘本《漏》,感受我国传统的水墨画艺术之美,再通过美术活动体验运用笔墨创作水墨画,发现水墨浓淡干湿变化带来的不同画面表现效果,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和美感。绘本《窗花国》让幼儿了解了古老的窗花艺术,感受着传统之美,在阅读后我们也鼓励幼儿剪出自己的窗花,提高了孩子的审美力和创造力。
艺术风格明显的绘本组合成群文阅读活动,通过欣赏和比较绘本不同的画风,帮助幼儿形成多重审美体验,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尝试各类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培养了幼儿审美能力、艺术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总之,幼儿的绘本“群文阅读”活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多本绘本的精读活动,而是通过科学整合、巧设提问、注重体验、创作表达的方式,帮助幼儿积累各领域核心经验,学习阅读方法、促进绘本理解、提高艺术审美力,使核心素养培养在幼儿绘本教学中落地生根,助推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佳佳中心幼儿园
一、科学整合,紧扣核心经验
在选择绘本的时候,教师不能盲目地选择多本绘本随意整合,而是需要分析绘本的特质与内涵,紧扣语言、科学、健康等各大领域的幼儿学习核心经验,科学系统地整合绘本群开展教学,促进认知能力发展,提升核心素养。
例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科学探究部分指出:“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以及“体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顺序和规律的”。在落实《指南》要求,学习按一定规律排成的序列模式这一数概念的时候,教师认真挑选、仔细分析了三本绘本《乱七八糟魔女之城》《找规律》《燕子,你还记得吗?》,依据幼儿学习特点按先后顺序层层推进展开绘本群文阅读。该绘本群文阅读活动先由绘本《乱七八糟魔女之城》开始,在有趣的冲关游戏中去感知和寻找绘本中各种规律排列的模式,对于规律排序模式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绘本《找规律》的阅读,发现砖块的排列、斑马线的颜色等等都是有规律的,了解了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最后开展绘本《燕子,你还记得吗?》的阅读,以了解燕子迁徙知识为主线,学习四季循环的大自然周期性规律。
围绕“按规律排序的模式”主题开展的绘本群文阅读活动,通过层层递进巧设学习阶梯,帮助幼儿感知体验、理解掌握该数学核心经验,然后引发幼儿回归生活中的学习,探索自然科学,提高了幼儿理解、探索世界的兴趣和能力。
又如:《指南》中提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绘本群文阅读活动,形成阶梯递进式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自理能力。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通过讲述牙细菌哈克和迪克对牙齿大街的改造计划来生动解释蛀牙的形成过程。绘本《小熊不刷牙》通过小熊梦到自己不刷牙失去了牙齿,让幼儿体会牙齿的重要性。绘本《出发,刷牙小火车》则通过拟人化的“刷牙小火车”这一角色的视角,帮助幼儿了解刷牙的步骤和方法。绘本《我不怕看牙医》让幼儿了解看牙医的全过程,缓解对看牙医的恐惧。
“蛀牙预防与保护口腔健康”主题的绘本群文阅读活动,采用阶梯式学习路径帮助幼儿通过绘本了解了细菌、食物残渣与蛀牙的关系;掌握了正确刷牙的方法;消除了就医的恐惧感。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家园协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二、巧设提问,学习阅读方法
在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准提问为幼儿搭建思维支架,习得阅读方法。如:有些绘本在叙事逻辑和情节发展上有着比较相似的结构,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支持性的问题帮助幼儿观察和比较来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学习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绘本《嘀嘀嘀!公共汽车》中,前一页车站的外观就是后一页要上车的小动物形象,前后页的联系显而易见;而绘本《谁的家到了》,每一次小动物快到家时,前一页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线索,比如前一页上草丛里有一双兔子耳朵,后一页小兔的家就到了。将这两本绘本给幼儿在同一时间段进行自主阅读,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接下来是谁来了?”“谁的家到了?”“你是怎么发现的?”等问题,逐步引导和帮助幼儿发现前后页的联系,并鼓励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观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幼儿不仅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
通过结合绘本叙事结构相似这一特点设计支持性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帮助幼儿串联前后画面的关联信息,理解绘本情节发展,掌握前后页联系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理解的策略。
三、注重体验,促进绘本理解
幼儿的阅读理解需要有绘本相对应的生活经验支持。我们在开展绘本群文阅读的时候,也应通过多种活动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的内容,增强绘本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围绕“寄信”主题开展的绘本群文阅读活动中,幼儿对绘本《小熊邮递员的一天》中提到的什么是真正的信并不了解;在阅读绘本《米米熊寄信》的时候,幼儿对信封上的文字、邮筒、邮局产生了疑问;在阅读绘本《金牌邮递员》的时候,幼儿十分好奇为什么邮递员总是穿着绿色的衣服?画面上家家户户门口方方的信箱又是什么?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了解幼儿对于寄信这一生活经验的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绘本的理解。所以我们开展了生活体验活动“寄信”,结合上述幼儿的问题与困惑,我们开展了寻找邮箱、亲子写信封、集体寄信、家里信箱收信、看邮递员开箱、观看邮局视频等系列活动。
经历了完整的寄信体验活动以后,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积累了关于寄信的直观经验,了解了邮递员这一职业,生活体验活动更好地帮助了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生活经验为幼儿的阅读理解提供了支架,激发了阅读兴趣,帮助幼儿更加主动深入地阅读,促进了绘本的理解能力。
四、创作表达,提高艺术审美
优秀的绘本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欣赏和比较不同绘本作品中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手法,并开展艺术创作活动,能对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产生极其有意义的影响。
例如:欣赏绘本《凯蒂的戏水记——点彩派名画》融入点彩派大师修拉的作品,带领幼儿走进点彩派的世界,幼儿也可以通过使用手指、棉签等蘸取颜料进行点画,发现点彩画派近看是小点点,远看是色块的神奇作画方式。欣赏绘本《漏》,感受我国传统的水墨画艺术之美,再通过美术活动体验运用笔墨创作水墨画,发现水墨浓淡干湿变化带来的不同画面表现效果,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和美感。绘本《窗花国》让幼儿了解了古老的窗花艺术,感受着传统之美,在阅读后我们也鼓励幼儿剪出自己的窗花,提高了孩子的审美力和创造力。
艺术风格明显的绘本组合成群文阅读活动,通过欣赏和比较绘本不同的画风,帮助幼儿形成多重审美体验,在绘本阅读的基础上尝试各类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作美,培养了幼儿审美能力、艺术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总之,幼儿的绘本“群文阅读”活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多本绘本的精读活动,而是通过科学整合、巧设提问、注重体验、创作表达的方式,帮助幼儿积累各领域核心经验,学习阅读方法、促进绘本理解、提高艺术审美力,使核心素养培养在幼儿绘本教学中落地生根,助推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佳佳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