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BIM技术在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李永祥
文章字数:166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其信息化、可视化、协同化等优势,在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本文旨在探讨BIM技术在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成本控制;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分析
  一、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三维数字建模工具,专为建筑行业设计。它集成了建筑项目的所有相关信息,从设计、施工到运维,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1]。BIM技术的核心优势包括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和协同性。可视化使得项目各方能够直观理解设计意图;模拟性允许在施工前预测潜在问题;优化性则通过数据分析提升设计效率;协同性确保了多部门、多专业的实时沟通。这些特点共同作用,显著提高了建筑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建筑行业的现代化进程。
   二、BIM技术在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BIM技术在建筑成本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成本估算方面,BIM模型深度集成建筑构件的详细信息,能够自动、精确地生成材料清单和工程量统计,为成本估算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针对变更管理,BIM技术展现其独特的实时性优势,能够迅速捕捉并反映设计变更对成本产生的具体影响,使项目团队得以及时调整预算,确保成本控制的精准性。此外,在资源优化方面,BIM技术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实现对资源分配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减少材料浪费和施工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招标管理阶段,BIM模型能够提供详尽的工程量信息,为编制精确的招标文件和报价提供有力支持,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性。进入合同管理阶段,BIM技术实现合同条款的数字化管理,便于合同的执行和监控,还简化纠纷处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2]。至于结算管理,基于BIM模型的自动核对功能可以精准计算工程量,有效避免传统手工核算中的误差和遗漏,从而显著提高结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BIM技术应用的挑战
  BIM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技术门槛较高,企业需配备专业软件并培养具备相应技能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普及。其次,初期投入较大,包括软件购买、硬件升级及人员培训等费用,可能对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造成经济压力。最后,BIM技术的应用标准尚不统一,不同软件和平台之间的兼容性问题突出,影响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这些挑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通过技术进步、标准制定和成本优化等措施来逐步克服。
  五、优化策略
  为应对BIM技术应用中的挑战,实现其最大化价值,可采取以下优化策略:(1)人才培养先行。重视BIM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建立系统化的培训体系,与教育机构深度合作,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2)成本降低跟进。通过政府政策扶持、软件租赁、共享经济等模式,降低BIM技术的应用门槛和初期投入,使更多企业能够轻松采用,加速技术的普及。(3)标准统一保障。推动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制定统一的BIM技术应用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为BIM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基础。通过以上优化策略的实施,旨在打破BIM技术应用的瓶颈,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六、结论
  BIM技术在建筑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其可视化、模拟性、优化性和协同性特点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质量。尽管存在技术门槛高、初期投入大和标准不统一等挑战,但通过加强人才培养、降低应用成本及制定统一标准等优化策略,这些障碍可被逐步克服。未来,随着BIM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行业标准的完善,其将在建筑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建筑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莹,侯星羽.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华建设,2024(11):42-43.
  [2]刘微,焦雨晗,王玥.基于BIM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10):84-86.
  作者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