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新时代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科学家精神培育研究
文章字数:2535
科研工作者在长期的科研过程中积累而成的宝贵精神支撑他们取得了伟大的科学成就。新时代职教学生群体作为职业实训人才是未来科技人才的后备军和重要力量,要加强新时代职教学生群体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工作,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中,明确科学家精神与其的内在联系,梳理科学家精神的当代价值,应当以课堂为基准,以实训为指引,以校园为平台,凝聚各方力量,培育优秀的职业学生人才。
一、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
科学家精神是指科学家群体展现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是以理性的价值为基准,明确科学技术如何用,为谁用的问题。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就是要弘扬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的伟大精神[1]。
(一)以爱国奉献为根本原则。科学不谈国界,但科学家要热爱祖国,以爱国奉献作为科学家精神体系的核心,这从本质上就对科学家提出了要求,要致力于为国家复兴崛起而奉献[2]。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从来展现的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是要求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始终以爱国奉献为自身工作的根本原则。
(二)以创新求实为基本方向。科学追求创新,也贵在创新,更重在创新。创新作为民族的精神动力与国家的精神源泉,意味着从无到有,从分散到聚合。科学技术每一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破,既展现了科学家的求实与创新,又体现了他们敢当大任、敢为人先的坚定决心。因此,必须坚持以创新求实为基本方向,在求实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方向上求实;从而激励科学家和科研群体工作者以及高职学生群体,要以创新求实为基本方向,在发展科技事业中不断追求进步。
(三)以协同育人为方法路线。协同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内在要求,科研需要合作,合作意味协同;这既是现代科学精神的有效升华,也是科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的长久经验[3]。而在团结协同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在前人科学家宝贵又高效的科研经验与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的熏陶下逐步成长为青年科技人才。协同育人作为中国科学家的基本方向路线,是中国科学家在实践过程中的明确表达。
二、科学家精神与新时代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内在联系
(一)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重要内容。弘扬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职业学生的群体教育中,培育新一代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创新精神的实训工作者。科学家精神培育在职业学生群体教育中必不可少,有利于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4]。
(二)职教学生群体是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力量。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是国家科研工作的后备军,是科学家精神的继承者与践行者的群体之一。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要成长于社会,要明确科学家精神的根基与力量,要将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始终肩负在身,用科学家精神影响新时代职业教育群体,以科学家精神榜样作用带动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素质的提升[5]。
(三)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培育新时代职教学生群体的内在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的精神,这既是培育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精神动力;要敢于让青年职业学生群体和青年工作骨干在关键岗位和重大创新项目中奉献力量,培育他们的创新创造思维及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
三、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弘扬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展现了当代优秀中华儿女所独有的昂扬勃发的精神形态下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与继承,更是丰富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实践当中积累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
(二)推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事业发展。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培育工作中,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添活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深度科研融会贯通,促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基础的知识创新体制的构建。
(三)培养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科技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科学家精神的提出,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科技后备人才,确保我国科技工作人才涌进、基业长青。因此,科学家精神的弘扬与发展,有利于激励我国青年科技人才以老一辈科学家为学习榜样,进一步影响青年学生立志于投身科研领域,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高职学生群体。
四、新时代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科学家精神培育路径
(一)以课堂为基准,将科学家精神贯彻到职业课堂教育中。职教学生群体以实训为主,但兼顾课程,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此群体培育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抓手,在跟上时代节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联系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从而提升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应发挥其他相关专业实践课程的协同作用。总之,要深入挖掘每门课程中蕴含的科学家精神,以理论为先导,引导学生深植求实、创新等科学家精神[6]。
(二)以实训为指引,不断坚定信念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职业学生群体培育的关键在于实践,要进一步重视实践在职业学生群体培育中的作用。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更加注重技术的实践应用;因此,要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群体的技术实践水平,强化技术实训实践在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以校园为平台,营造良好的培育科学家精神的氛围与机会。以校园为载体平台,打造适应于培育职业教育群体科学家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同时合理利用好学校的新媒体及一系列的线上线下宣传平台,明确宣传内容,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接受科学家精神培育;更要深入开展产、学、研三方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将科学家精神培育贯穿于产学研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中。
参考文献:
[1]李玉飞,黄涛.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究[J].教育探索,2022(03):59-63.
[2].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03):264.
[3]杨丽艳,计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3):89-92.
[4]张金金.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2(01):98-107+112.
[5].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 郭永怀:有一种品质叫无私[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02):136.
[6]李洁.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林区教学,2022(02):9-12.
[7]陈套.弘扬科学家精神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J].科技中国,2022(01):90-94.
[8]何跃,完瑞红.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形成与弘扬[J].昌吉学院学报,2022(01):7-12.
一、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
科学家精神是指科学家群体展现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是以理性的价值为基准,明确科学技术如何用,为谁用的问题。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就是要弘扬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的伟大精神[1]。
(一)以爱国奉献为根本原则。科学不谈国界,但科学家要热爱祖国,以爱国奉献作为科学家精神体系的核心,这从本质上就对科学家提出了要求,要致力于为国家复兴崛起而奉献[2]。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从来展现的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更是要求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始终以爱国奉献为自身工作的根本原则。
(二)以创新求实为基本方向。科学追求创新,也贵在创新,更重在创新。创新作为民族的精神动力与国家的精神源泉,意味着从无到有,从分散到聚合。科学技术每一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破,既展现了科学家的求实与创新,又体现了他们敢当大任、敢为人先的坚定决心。因此,必须坚持以创新求实为基本方向,在求实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方向上求实;从而激励科学家和科研群体工作者以及高职学生群体,要以创新求实为基本方向,在发展科技事业中不断追求进步。
(三)以协同育人为方法路线。协同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内在要求,科研需要合作,合作意味协同;这既是现代科学精神的有效升华,也是科学家们在长期实践中的长久经验[3]。而在团结协同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在前人科学家宝贵又高效的科研经验与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的熏陶下逐步成长为青年科技人才。协同育人作为中国科学家的基本方向路线,是中国科学家在实践过程中的明确表达。
二、科学家精神与新时代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内在联系
(一)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重要内容。弘扬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职业学生的群体教育中,培育新一代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创新精神的实训工作者。科学家精神培育在职业学生群体教育中必不可少,有利于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根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4]。
(二)职教学生群体是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力量。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是国家科研工作的后备军,是科学家精神的继承者与践行者的群体之一。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要成长于社会,要明确科学家精神的根基与力量,要将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始终肩负在身,用科学家精神影响新时代职业教育群体,以科学家精神榜样作用带动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素质的提升[5]。
(三)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培育新时代职教学生群体的内在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的精神,这既是培育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的内在要求,也是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精神动力;要敢于让青年职业学生群体和青年工作骨干在关键岗位和重大创新项目中奉献力量,培育他们的创新创造思维及独立思考的行为习惯。
三、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弘扬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展现了当代优秀中华儿女所独有的昂扬勃发的精神形态下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与继承,更是丰富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实践当中积累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
(二)推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事业发展。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新时代职业学生群体培育工作中,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添活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深度科研融会贯通,促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基础的知识创新体制的构建。
(三)培养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科技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科学家精神的提出,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科技后备人才,确保我国科技工作人才涌进、基业长青。因此,科学家精神的弘扬与发展,有利于激励我国青年科技人才以老一辈科学家为学习榜样,进一步影响青年学生立志于投身科研领域,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高职学生群体。
四、新时代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科学家精神培育路径
(一)以课堂为基准,将科学家精神贯彻到职业课堂教育中。职教学生群体以实训为主,但兼顾课程,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此群体培育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主抓手,在跟上时代节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联系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从而提升思政教学的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应发挥其他相关专业实践课程的协同作用。总之,要深入挖掘每门课程中蕴含的科学家精神,以理论为先导,引导学生深植求实、创新等科学家精神[6]。
(二)以实训为指引,不断坚定信念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职业学生群体培育的关键在于实践,要进一步重视实践在职业学生群体培育中的作用。高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更加注重技术的实践应用;因此,要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群体的技术实践水平,强化技术实训实践在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三)以校园为平台,营造良好的培育科学家精神的氛围与机会。以校园为载体平台,打造适应于培育职业教育群体科学家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同时合理利用好学校的新媒体及一系列的线上线下宣传平台,明确宣传内容,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接受科学家精神培育;更要深入开展产、学、研三方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将科学家精神培育贯穿于产学研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中。
参考文献:
[1]李玉飞,黄涛.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究[J].教育探索,2022(03):59-63.
[2].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钱伟长: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03):264.
[3]杨丽艳,计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3):89-92.
[4]张金金.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现实意义及路径选择[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2(01):98-107+112.
[5].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 郭永怀:有一种品质叫无私[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02):136.
[6]李洁.科学家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林区教学,2022(02):9-12.
[7]陈套.弘扬科学家精神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J].科技中国,2022(01):90-94.
[8]何跃,完瑞红.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形成与弘扬[J].昌吉学院学报,202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