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神力量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心理状况中产生的自信、自立、自强的激情和活力,以及自控、自律、自觉的意志和毅力。兵工精神,作为我国国防工业领域孕育出的独特精神标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时代内涵。其发端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历代兵工人在党的引领下,秉持“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念,于烽火硝烟中白手起家,在封锁困境里自力更生,靠着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为民族解放与国防事业铸就坚不可摧的后盾。兵工精神一路见证并推动着人民兵工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的重要篇章。
关键词:兵工精神;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自力更生,人民兵工的一贯方针。在新时代的教育领域同样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承载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更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体现,彰显了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1]以“中国保尔”吴运铎为典范,其自力更生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人在挑战面前坚韧不拔,勇于探索。鉴于此,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关键阵地,应将自力更生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构建包含相关课程、社会实践等在内的多元化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更多具备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艰苦奋斗,人民兵工精神的革命本色。不仅是历史传承的宝贵财富,更是新时代青年不可或缺的精神坐标与价值取向。时代楷模单杏花,作为铁路科研领域的卓越代表与领军人物,她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带领科研团队,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与难题,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进程中,应当深刻汲取艰苦奋斗这一宝贵精神财富。高校可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助学金等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学生的勤奋学习态度与积极进取精神,引导其不断追求卓越与自我超越。
开拓进取,人民兵工豪迈气概。它犹如人民兵工人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不仅照亮了历史的征程,更在无数先辈的心中种下了勇攀科技高峰、无畏艰难险阻的种子。这股豪迈气概,如同一股不竭的力量源泉,激励着兵工人在科技的荒野中披荆斩棘,开创出一个个辉煌的篇章。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创新高地,应深入传承与弘扬开拓进取精神。将开拓进取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通过专题讲座、高峰论坛等形式,深化学生理解与认同,培养其创新精神。
无私奉献,人民兵工的崇高境界。作为兵工精神的巅峰展现,深刻凸显了为人民福祉及国家安全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与卓越品质。在兵工领域,这一精神拥有诸多典范,其中,“中国兵器工业之父”刘鼎先生堪称翘楚。他一生致力于兵器科研与生产,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与艰巨的技术难题,他始终矢志不渝,将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置于核心地位,凭借其无私的奉献精神与杰出的专业能力,为我国兵器工业的发展奠定了牢固基础。为有效传承并弘扬这一精神,高校应将无私奉献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之中,通过举办访谈、研讨等活动,广泛传播兵工先辈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人民兵工94载波澜壮阔的创业、奋斗与发展历程,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人民兵工精神是其灵魂与生命力的璀璨展现,是引领人民兵工跨越重重难关、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引擎,更是推动人民兵工事业从辉煌迈向新辉煌的坚固基石。我们应深入挖掘并传承这一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将其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们只有始终坚守“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信仰,始终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让这些精神的光芒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冯爱惠.新时代兵工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23(004):79-82.
课题项目:2023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省级精品思政课程项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互助学习模式建设与实践”(SJ202319);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当代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XAGDYJ23051);2024年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思政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XAGDYJ240902);2023年西安工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重点课题“中国传统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研究”(2023XDFZ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