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基层工会助力新质生产力创新途径
文章字数:1789
当前,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基层工会组织要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从“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工会工作,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企业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经济建设大潮中,在促进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作用,充分展现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谈谈对基层工会助力新质生产力创新的思考与建议。
一、以“强化职工政治引领”为核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头脑,是工会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按照“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服务大局、推动工作”的总体要求,及时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要将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融入职工思想建设中,引导职工理解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对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影响。通过加强创新思维和数字素养培训,提升职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成果分享会,激发职工参与技术革新的积极性;树立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宣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提高生产效率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引导职工将政治素养与科技素养有机结合,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
二、以“完善技能提升体系”为抓手,着力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职工的素质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关键要素。基层工会组织要创新活动载体,多措并举,调动广大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工人阶级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主力军的作用。
一要建立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培训制度,开展全员培训。工会作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职能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广泛深入地开展“送培训”活动,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班组,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职工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要通过加强内部交流学习,构建创新互助平台。基层工会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职工之间建立学习交流的长效机制,积极搭建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平台,鼓励职工在生产实践中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让每位职工都有机会得到更大的进步。三要抓好“师带徒”的传帮带工作,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技能基础,工会要为“师带徒”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鼓励师傅带出“创新型状元徒弟”,从而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为企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三、以“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着力构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民主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要落实职代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严格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依法召开职代会,积极推动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引导职工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从源头上掌握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中的难点问题,鼓励职工提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建议,及时把职工的意见建议反映给企业管理层,确保职工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要创新民主监督形式,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探索完善企业工会委员会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实行企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加大厂务公开工作力度,重点公开企业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投入与成效,做到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使厂务公开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途径更加便捷、效果更加显著。
三是要规范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引领创新发展。完善“双向评价”机制,将干部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提拔使用、培养教育、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真正体现出“干好干坏不一样”。重点评价干部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形成激励干部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的良好氛围,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新时代赋予工会新使命,要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提升职工技能、创新服务方式,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培育数字化人才队伍,优化协同创新环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基层工会要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围绕企业转型升级目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共同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一、以“强化职工政治引领”为核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职工头脑,是工会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要按照“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服务大局、推动工作”的总体要求,及时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要将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融入职工思想建设中,引导职工理解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对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影响。通过加强创新思维和数字素养培训,提升职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成果分享会,激发职工参与技术革新的积极性;树立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宣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提高生产效率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引导职工将政治素养与科技素养有机结合,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
二、以“完善技能提升体系”为抓手,着力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职工的素质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关键要素。基层工会组织要创新活动载体,多措并举,调动广大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好工人阶级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主力军的作用。
一要建立健全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培训制度,开展全员培训。工会作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职能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广泛深入地开展“送培训”活动,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班组,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职工教育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要通过加强内部交流学习,构建创新互助平台。基层工会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职工之间建立学习交流的长效机制,积极搭建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共享与协同创新平台,鼓励职工在生产实践中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让每位职工都有机会得到更大的进步。三要抓好“师带徒”的传帮带工作,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技能基础,工会要为“师带徒”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鼓励师傅带出“创新型状元徒弟”,从而促进职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为企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三、以“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着力构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民主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要落实职代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严格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依法召开职代会,积极推动落实厂务公开制度。引导职工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从源头上掌握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中的难点问题,鼓励职工提出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建议,及时把职工的意见建议反映给企业管理层,确保职工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要创新民主监督形式,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探索完善企业工会委员会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实行企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厂务公开。加大厂务公开工作力度,重点公开企业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投入与成效,做到既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使厂务公开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途径更加便捷、效果更加显著。
三是要规范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引领创新发展。完善“双向评价”机制,将干部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评先评优、提拔使用、培养教育、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真正体现出“干好干坏不一样”。重点评价干部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形成激励干部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的良好氛围,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新时代赋予工会新使命,要通过强化政治引领、提升职工技能、创新服务方式,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培育数字化人才队伍,优化协同创新环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征程中,基层工会要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围绕企业转型升级目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工会智慧和力量,共同开创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