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2日
大灵山旅游度假区——
文旅融合绘新卷 乡村振兴谱华章
文章字数:910
    游客在度假区参观游览。


  烟花三月,游人如织,“春游江淮千姿百态”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大灵山旅游度假区。据灵山景区负责人韦乐介绍,自2024年5月1日启动运营以来,这座以“山水人文共生、文旅跨界融合”为特色的度假区,凭借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创新运营模式,迅速成为长三角地区旅游新地标。截至当前,度假区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30万人次,并接连斩获“长三角慢生活旅游度假区”“安徽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多项殊荣。
  大灵山度假区以呈坎镇灵山村为核心,北接G3呈坎高速服务区,南抵潜口转盘,总面积12.45平方公里。依托“一带一古道两心五组团”的总体规划,度假区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巧妙串联:“呈灵潜环线东线景观带”如诗如画,“通灵古道”承载千年徽州记忆,“南北游客服务中心”提供便捷服务,而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康旅融合等五大功能组团,则通过业态互补实现全域资源联动,构建起集休闲、康养、运动、研学于一体的综合度假体系。
  作为度假区的文旅核心,灵山景区以“中国最美爱情主题村落”为定位,打造“精提升、微改造”的典范。景区围绕“灵山之恋、灵山之舞、灵山之醉、灵山之学”四大主题,推出黄山市首部环境式文旅剧《灵山恋》、乡村大地光影秀、提灯夜游等沉浸式体验项目。非遗研学基地、爱不落市集等新场景,则将徽州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需求结合,让游客在山水间感受文化魅力。
  度假区建设以“384”工作法为引领,通过“强村公司”统筹运营,整合古村落资源,实施80余个重点项目,累计投资1.5亿元。从古建筑修缮到人居环境整治,从非遗传承到产业链延伸,项目覆盖文旅全链条。同时,创新搭建“数税同控”平台,实现资源高效管理,带动灵山村集体运营收益超50万元,盘活闲置资产100余处,吸引2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
  大灵山度假区的建设不仅为游客提供诗意栖居地,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数据显示,项目已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吸引20余个社会主体参与村庄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村民参与”的共赢格局。从古村落到度假区,大灵山的蜕变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保护与开发并重,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本版图文: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