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探讨
张恩慧
文章字数:1789
  摘要:随着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复杂性增加,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完工,需加强造价管理与控制,对工程变更、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的差异进行充分审查,合理处理索赔事项,并通过审计和核对各项费用,确保结算的公平与合规。此外,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各项问题,并达成预期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盈利水平。在该阶段,工程造价的准确核算和控制能确保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竣工结算涉及对实际工程量、施工质量和合同变更的审定,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因素和合同条款进行细致审查,为工程项目提供理论指导。
  一、工程概况
  某重庆市项目于2019年9月开工,合同工期为2年,总建筑面积为316,000平方米,项目合同总价为9.57亿元,涉及商业、地下室、人防、住宅等多个部分。根据合同清单项目重庆清单下浮15%。经过后期施工图预算及责任成本预算的审核,发现该项目存在亏损风险。因此,在项目施工的前期阶段,专门进行了竣工结算的相关策划,以便为后期结算提供创收增效的机会。同时,在竣工结算阶段需重点把握造价管理工作要点,以此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提升。
  二、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竣工结算前期准备工作。竣工结算的前期准备工作是确保结算准确与顺利进行的基础。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对所有与工程相关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归档,包括合同文件、设计图纸、施工图、预算文件、进度报告等,确保所有数据完整无误[1]。再确认合同条款,明确结算依据和支付金额,保证符合合同和法律要求。
  (二)现场实际工程量与设计图纸对比。在竣工结算中现场实际工程量与设计图纸对比是确保结算准确的关键环节。项目团队应详细核对设计图纸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确保所有工程项目都得到精确的计量。特别是对于不同施工阶段的工作量,如土建、电气、设备安装等,需要逐项核查,防止遗漏或重复计算。
  (三)变更、设计变动及索赔处理。变更、设计变动和索赔处理是竣工结算中的复杂环节,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和工期。每当工程发生变更或设计调整时项目管理团队需要对变更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确保变更的范围和影响得到明确,并按照合同程序进行确认与审批[2]。变更后的额外费用需合理计算,确保反映在结算中,而对于索赔若承包商提出延误或额外工作等要求,项目经理需依据合同规定,审查相关证据并进行公平协商,以确保索赔的合法性。
   三、创收增效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土石方外弃事项。在土石方工程中,合同通常规定开挖的土石方视为可回填材料,若不适合回填则需外运并购买外购土进行回填。项目中由于施工地块红线范围狭窄,无法有效存储土方,导致多余的土石方需外运。为应对这一问题,项目组织策划施工方案,组织各方人员现场开会确认,收集影像资料,现场已完成进行几方签字确认,最终,考虑实际施工情况和外运费用的增加,双方决定将开挖及外弃单价调整为108.52元/m3,显著高于原合同单价57元/m3,确保费用调整的合理性与透明度,从而避免后期的争议。
  (二)购土回填事项。在本项目的土石方工程中,合同约定若施工区域内无余土可用于回填,需从其他地块或项目外部采购土方。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发现红线范围内缺乏足够的回填土,周边地块也未能提供土方,导致必须依赖外部采购。项目部与业主针对购土方案、运距和方量等关键事项进行了详细确认,并达成一致。由于实际购土的运距和数量与初期预期有所不同,导致费用调整,在此项亏损的情况下进行了创收,金额为472万元。此增收源于施工中实际情况与初期预估差异,购土运距和土方量的增加直接影响工程成本。通过与业主的及时沟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同时保障双方利益。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通过精确核算工程量、合理处理合同变更与索赔、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能有效防止结算阶段的成本超支和纠纷,保证项目最高收益。同时,建立健全的审计与风险管理机制,提升结算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证项目的财务稳定性。建筑企业应不断完善竣工结算管理体系,提升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实战经验,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立鹏.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与造价控制研究[J].居业,2021,(02):173-174.
  [2]付燕.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J].安徽建筑,2020,27(02):210-211.
  作者单位:中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