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党建引领公安院校妇委会工作发展路径探讨
——以重庆警察学院为例 全华玲 李涛 陈红
文章字数:1718
  摘要:文章对党建引领公安院校妇委会工作发展意义进行阐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重庆警察学院党建带妇建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就党建引领妇委会工作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为促进妇委会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安院校;党建;妇委会工作
  一、党建引领公安院校妇委会工作发展的意义
  (一)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是公安院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
  加强党建带妇建,在新时期对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地位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女性坚定信念、激发工作热情,掌握新技能,约束行为,发挥表率作用,密切党群关系,树立良好形象,激发内生动力。
  (二)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保证妇女工作政治方向
  公安院校妇委会是党委领导的群众组织,是沟通桥梁。需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思想、政治、行动一致。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活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引导女教职工朝正确方向奋进,助力一流公安院校建设。
  (三)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团结公安巾帼力量
  利用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促进妇女组织职能发挥,激发工作活力。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在引导、服务妇女群众和维护权益方面的作用,提高妇委会群众工作能力,凝聚妇女力量,转化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和公安教育建设的强大动力[1]。
  二、重庆警察学院党建带妇建工作现状
  党建带妇建作用发挥还需加强。妇建队伍建设还需完善;品牌打造有待加强;工作载体有待创新。
   三、党建引领公安院校妇委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一)强化党建引领,把握政治方向
  1.抓学习,促思想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视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学习方式,旨在创建学习型妇女组织。邀请领导、专家授课,组织女教职工学习时事政治,强化政治导向,提升管理、科研及艺术素养。
  2.抓机制,强组织建设:将妇建纳入党建规划,实现同步研究、部署与落实。遵循“党组织覆盖之处必有群众组织”原则,完善妇委会机制,重视干部培养与选拔,选拔年轻女干部至妇委会岗位,提升其群众工作与协调能力。
  3.抓队伍,带作风建设:聚焦打造知识综合、作风实干、服务高效、思维创新的妇女工作队伍,作为作风建设核心目标。强化分析解决、协调、表达及创新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女性。
  (二)强化载体创新,彰显品牌特色
  一是品牌创建。以“巾帼建功”“巾帼文明岗”为动力,搭建妇女岗位发展平台。遵循“党政所需、妇女所求、妇联所能”原则,扩大活动至全系部,发挥妇女组织优势,鼓励系部参与,提升创建质量。
  二是素质提升。开展“强素质、树形象”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创新活动形式,如读书会、演讲、体育比赛等,寓教于乐,提升学习兴趣。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研讨及论文评选、课题申报,推动妇女工作向学术型转变。
  三是拓展阵地。发挥职能优势,扩大妇女工作阵地。依托党建,整合资源,培育妇女工作阵地,与工、青及市妇联形成互动。持续“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健康服务、科技支持等,为妇女儿童办实事,促进警民和谐。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业素质
  一是注重多元化。通过定期组织妇委会成员参加党的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在公安院校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妇委会成员应充分认识到所承担的工作职责,以增强服务女警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加强对妇委会成员的实践培训。妇委会成员需要通过参与解决女警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提升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妇委会还应组织关爱女性健康的专题活动,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关心女职工的身心健康,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三是加强与公安院校其他部门的协调与合作。通过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妇委会可以与其他部门共同推进各类工作计划,尤其是在推动公安院校性别平等、女性发展、职业规划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郝琳琳.党建引领下高校妇委会工作开展的新路径[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红岩文化融入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SKJH482);2022年度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公安院校忠诚教育预警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2SKSZ08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警察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