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探究
蒋锐航1 里佳格2
文章字数:1768
  摘要: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通过结合电力行业发展,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资建设等方面,探讨了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旨在通过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高职院校;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首次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电机实践课程的数字化创新发展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课程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意义同样重要。截至2024年底,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第9个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过半的省份,为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场景。因此,探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新质生产力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教学,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激发创新意识,为国家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其次,职业教育强调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师-生-机深度交互、个性化学习和智能化教学平台。[1]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
   (一)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内涵
  电机学蕴含丰富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实践教学中介绍电机发展历程,讲述科学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在讲解新型控制技术时,结合黑龙江新能源发展,风电、光伏等项目的建设与运营,鼓励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电机实践课程与实际生产密切相关,在讲解电机维护与检修时,通过介绍黑龙江电机制造企业的先进事迹,电机维修工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引导学生树立工匠精神,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新质生产力强调高质量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讲述电机节能技术时,组织学生开展节能电机调研实践,理解实际生产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程思政效果
  1.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解实践内容。结合生产实际案例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实践教学,如电机故障诊断,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开展项目式学习,在电机实验设计中选取典型业务,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电路设计、电机特性测试、操作标准、故障排查等系列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3.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结合。利用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电子教材、微课视频、虚拟仿真软件等数字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和指导,组织小组讨论和实践。既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师资建设
  结合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更新电机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新能源电机技术、智能电机控制等前沿内容,以适应新能源发展。强化电机性能测试、电机制作装配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研讨会等,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建立电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教学机制。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重大。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将思政元素融入电机实践课程,全方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敬业的职业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有效提升电机实践课课程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推动产业升级与社会进步筑牢人才根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奇靖.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的创新研究[J].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80-8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职业教育2024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模块式高职电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ZJB1424077)
  作者单位:1.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2. 国网天津电力有限公司东丽公司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