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打破认识边界 与量子科学“撞”个满怀
文章字数:1225
当科幻照进现实,“量子”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概念,正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3月18日,安徽创新馆举办了“奇妙的量子世界”公益科普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小学以及省内高校学生齐聚一堂。从理论解析到沉浸式体验,从微观探索到科学实验,参与者们跟随量子科技的“引路人”,共同揭开这一前沿领域的神秘面纱。
“如果传统计算机是自行车,量子计算机就是火箭。”活动开场,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普教育高级讲师黄智勇老师,用一句形象的比喻点燃了观众的好奇心。在量子主题讲座活动现场,黄老师化身为“量子导游”,带领听众穿越层层迷雾。他从“薛定谔的猫”这一经典思想实验切入,以通俗语言阐释量子叠加与量子纠缠的原理。“想象一只猫同时处于生与死的叠加态,直到你打开盒子观察它——这就是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法则’。”黄老师解释道。随后,他通过动画演示和案例对比,揭示量子计算机如何利用量子比特实现指数级算力突破,甚至在未来破解传统密码、加速药物研发等领域掀起革命。
量子计算相对于经典计算有着“降维打击”般的差距,说着,黄老师在身后的大屏幕上展现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图文模型并为观众详细介绍了它的运行原理。“无论数学问题有多复杂,量子计算仅需一步就可实现多个最优解。”精彩的讲座让许多观众仍然流连忘返,他们纷纷积极向黄老师提问,诙谐的互动让原本晦涩的理论瞬间鲜活起来,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小学生纷纷拿起本子和笔认真记录,大大的眼睛里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好奇。
讲座结束,活动进入更具感官冲击的环节。参与者们跟随导览员步入安徽创新馆的一号展厅。展台上,超导量子计算机、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等实物模型琳琅满目,“参观这些前沿的科技成果,感觉像是走进了未来世界一样。”大家一边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边发出连连惊叹。最令人瞩目的当数“量子隧道”体验区。踏入幽蓝光影交织的隧道,四周全息投影瞬间将人拉入微观世界:电子如萤火般闪烁跃迁,量子纠缠现象化作两道交织的光带,仿佛伸手即可触碰粒子间的“心灵感应”。
正当同学们畅游在量子宇宙之中意犹未尽之余,一场“冰与火之歌”的科学实验将气氛推向高潮。“在我身后的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模型,在通电的时候它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形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实验台上,专业人员将液氮倒入容器,白色雾气腾空而起,植物枝叶浸入后轻轻一捏便碎成冰晶。“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能让物体瞬间‘冻龄’!”工作人员讲解道。
活动结束后,不少观众仍驻足安徽创新馆内,讨论着量子计算的未来图景。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综合性场馆,安徽创新馆不仅汇聚了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多项前沿成果,接下来还将更致力于打造“科教新地”,服务大众,创新开展各项公益科普活动,让高深学问“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如果传统计算机是自行车,量子计算机就是火箭。”活动开场,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普教育高级讲师黄智勇老师,用一句形象的比喻点燃了观众的好奇心。在量子主题讲座活动现场,黄老师化身为“量子导游”,带领听众穿越层层迷雾。他从“薛定谔的猫”这一经典思想实验切入,以通俗语言阐释量子叠加与量子纠缠的原理。“想象一只猫同时处于生与死的叠加态,直到你打开盒子观察它——这就是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法则’。”黄老师解释道。随后,他通过动画演示和案例对比,揭示量子计算机如何利用量子比特实现指数级算力突破,甚至在未来破解传统密码、加速药物研发等领域掀起革命。
量子计算相对于经典计算有着“降维打击”般的差距,说着,黄老师在身后的大屏幕上展现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图文模型并为观众详细介绍了它的运行原理。“无论数学问题有多复杂,量子计算仅需一步就可实现多个最优解。”精彩的讲座让许多观众仍然流连忘返,他们纷纷积极向黄老师提问,诙谐的互动让原本晦涩的理论瞬间鲜活起来,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小学生纷纷拿起本子和笔认真记录,大大的眼睛里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与好奇。
讲座结束,活动进入更具感官冲击的环节。参与者们跟随导览员步入安徽创新馆的一号展厅。展台上,超导量子计算机、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等实物模型琳琅满目,“参观这些前沿的科技成果,感觉像是走进了未来世界一样。”大家一边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一边发出连连惊叹。最令人瞩目的当数“量子隧道”体验区。踏入幽蓝光影交织的隧道,四周全息投影瞬间将人拉入微观世界:电子如萤火般闪烁跃迁,量子纠缠现象化作两道交织的光带,仿佛伸手即可触碰粒子间的“心灵感应”。
正当同学们畅游在量子宇宙之中意犹未尽之余,一场“冰与火之歌”的科学实验将气氛推向高潮。“在我身后的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模型,在通电的时候它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形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实验台上,专业人员将液氮倒入容器,白色雾气腾空而起,植物枝叶浸入后轻轻一捏便碎成冰晶。“零下196摄氏度的液氮,能让物体瞬间‘冻龄’!”工作人员讲解道。
活动结束后,不少观众仍驻足安徽创新馆内,讨论着量子计算的未来图景。馆内工作人员介绍,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综合性场馆,安徽创新馆不仅汇聚了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多项前沿成果,接下来还将更致力于打造“科教新地”,服务大众,创新开展各项公益科普活动,让高深学问“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