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高校共青团工作助力学生管理的路径探索
张重伟
文章字数:2732
  高校共青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高校中承担着引领青年学生思想的重要任务,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系。当前,学生管理在社会环境变化、学生个性发展、管理执行方面遇到了新的挑战。高校共青团应该从学生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组织凝聚、实践锻炼等多方面出发,助力学生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学生管理的关系
  (一)目标一致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思想、凝聚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学生管理是通过制定日常的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保障学生思想不断提高等的多方位管理,其都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标的工作。
  (二)相辅相成
  1.共青团工作助力学生管理的发展:共青团通过开展思想引领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为学生管理打下正确的思想基础。共青团组织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从而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且,共青团能及时反馈学生当前的需求和问题,为学生管理提供帮助。
  2.学生管理支持共青团工作: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为共青团开展活动、规范成员行为提供依据和保障。学生管理中的资源调配、政策大力支持等,有助于共青团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共青团活动的完美呈现。
   (三)协同合作
  共青团的主题教育活动与学生管理中的日常思想教育共同发力,学生才能提高思想觉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二者共同组织活动,丰富文化内涵;在学生权益维护上,学生管理倾听诉求,共青团代表学生发声,共同维护学生权益。
  (四)功能互补
  共青团工作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思想,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和精神激励。学生管理更注重维护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秩序管理、提供服务保障和处理学生问题解决,二者功能互补,共同促进着学生成长。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助力学生管理的现状
  (一)协同管理难
  高校共青团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在工作上要统一遵循学校的安排和上级团组织的要求,但其在与学校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协调沟通时,因其管理模式差异导致工作衔接存在困难。同时,共青团内部不同层级、部门因职责划分和工作重点不同,在协调合作的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工作开展。
  高校共青团不仅要开展思想领导、政治教育等基础工作,还要开展各种特色活动,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但部分高校在管理中很难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导致工作目标模糊、特点不清晰。
  (二)职业特色体现不足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活动多集中在文体娱乐、志愿服务等方面,专门针对不同职业领域的探索、体验活动较少。如缺乏与企业合作开展的职业见习、行业调研等活动,学生难以深入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环境,无法满足学生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需求。
  共青团工作人员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限,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此外,在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和发布方面存在不足,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
  (三)心理压力疏导不够
  共青团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方面的工作力度存在不足,且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机制。部分高校共青团无法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学生排忧解难;疏导学生心理压力的方式单一,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疏导,学生难以真正获得心理上的关注;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学生不了解共青团提供的心理疏导服务,不能够充分利用共青团服务;后续跟进缺失,没有持续关注疏导效果,无法优化疏导策略。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助力学生管理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思想引领,线上线下共同结合
  高校共青团在强化思想引领助力学生管理上,可在线上搭建各种平台,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打造线上思想教育阵地,推送富有吸引力的思政内容,从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制作有趣的思政短视频、开展线上相关主题讨论,利用现代新媒体优势吸引学生关注,还能通过线上课程,邀请专家远程授课。线下要组织多元化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等,增强学生体验感。定期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思想认知。
  (二)明确教育目标,丰富教育体系
  高校共青团可根据团员青年的年龄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分层教育目标。对入团积极分子要侧重基础的团史团章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团干部要重点关注领导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共青团要实际结合时代热点确定教育重点。除了要引领学生思想,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团组织的活动范围,提升共青团影响力。
  (三)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共青团队伍
  高校共青团可在团支部中优化、建设规范的团支部管理层,提高团支部内部的凝聚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支部选拔,自行组织学生会、研究会等,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选拔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干部,成立正式的共青团工作小组,管理学生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帮助,比如协助开展纪律检查、举办组织要求的活动等;构建“校—院—班”三级团组织架构,明确每级的职责与分工,保证团组织的高效管理;定期对团组织成员进行考核,激励成员发挥各自优势;严格团员发展标准,主要从思想、学习、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提高团组织质量。
  (四)丰富实践活动,加强有效合作
  高校共青团可以定期举办学术科技和文体艺术活动。如组织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申报、文体艺术活动、文艺汇演、社团活动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寒暑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调研,促使其了解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开展实习活动让学生积累经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与学生管理部门共同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协同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与专业教师共同鼓励共青团干部与专业教师合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高效结合。
  (五)搭建沟通桥梁,关注心理健康
  高校共青团可以搭建线上线下沟通桥梁。通过设立“共青团信箱”“线上交流群”等渠道,实时监督学生日常生活,及时收集学生在学习、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并同步反馈至学校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学生代表与学校领导、教师座谈,促进双方沟通交流,解决学生管理中的问题。成立由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心理健康服务团,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活动,对面临学业压力、职业迷茫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帮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共青团可以联合学校其他管理者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工作。
  四、总结
  综上,要想使共青团工作更好地助力学生管理,高校共青团可以通过强化思想引领,线上线下共同结合;明确教育目标,丰富教育体系;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共青团队伍;丰富实践活动,加强有效合作;搭建沟通桥梁,关注心理健康等来实现。
  作者单位:陕西警察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